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星)日前,福建省教育廳出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體育工作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若干措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福建明確,全面落實全省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對于當天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學校要于課后統籌安排不低于1小時的體育鍛煉。各中小學每天至少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課間活動時間延長至15分鐘。各地各校要將體育類活動課程作為課后服務基本的、必備的形式之一。各地結合實際,按照不高于班師比小學5:1、初中6:1、高中8:1的標準配備體育專任教師。可采取轄區內“走教”、返聘一批優秀退休體育教師、引進一批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優秀退役運動員和優秀退伍軍人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體育課時增加而導致的體育教師配備不足問題。對現行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體育與健康考試進行優化,將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考試調整為日常檢測,原中考分值調整至運動技能測試;籃球、足球、排球“三大球”抽考改為選考,由考生從3個項目中自選1項考試。
福建提出,各地各校結合區域優勢和自身條件,因地制宜,創建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特色品牌。鼓勵各地探索建立小學、初中、高中按運動項目“一條龍”貫通培養的人才體系。各地中小學要把足球作為體育課教學內容,并納入課后服務。鼓勵各地探索建立片區學校間,學校與社區體育場館、公共文體設施的合作共享機制,拓展學生體育活動空間。完善“省市縣校班”競賽體系,市級每年舉辦單項競賽或綜合性運動會,各縣(市、區)每年至少舉辦1次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各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辦1次全員參與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體育節,確保每個學生每學年至少參加1次校級以上體育競賽活動。
此外,福建還將探索構建學生體質健康數字檔案,實現常態監測、動態評估與個性化運動干預,推動體育評價由結果導向向過程導向轉變,并且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校領導、體育教師及班主任考核評價,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