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陳凌)“人人都需要”,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近年來,鄰避現象已成為城市治理面臨的典型挑戰。針對這一重大現實問題,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張郁歷經10年深入調查研究,完成專著《環境類鄰避設施協同治理研究》。近日,該書從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界2021-2022年近2000項成果中脫穎而出,獲得第十四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該書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以我國環境類鄰避設施協同治理為研究主題,以“環境類鄰避設施客觀風險(風險生成)——中國制度情境下公眾風險感知(風險演化、放大)——社會穩定風險”風險鏈為主要研究線索,分別從“事件—過程”的時間維度、不同利益相關者的主體維度及“制度—情境”的管理維度,闡述了在我國特定的政治經濟情境下環境類鄰避設施客觀風險的演化和放大路徑,構建了環境類鄰避設施社會風險鏈阻斷機制和鄰避設施的長效治理機制,提出了打造優質公共空間,實現設施“共建、共治、共享”的協同治理思路。
“共建共享共治格局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蔽錆h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丁煌評價,該書作為一部系統研究環境類鄰避設施長效治理的專著,不僅為阻斷環境類鄰避設施的風險防范與應對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技術和對策建議,而且對推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轉變和能力提升,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書的相關對策建議已被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北省農村創新管理研究中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用于部門人才培養及學術研究。張郁透露,該成果已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區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韌性治理模式研究”,將這一相關議題研究引向深入。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