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1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教育七十周年發展暨中外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辦。本次會議以“全球溝通、理解與信任:未來傳播與未來社會”為主題,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位知名高校新聞傳播院系院長、300余位海內外校友代表、師生代表、媒體代表參會。
1955年,時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的安崗在黨中央的指示下來到中國人民大學籌備創辦新聞系,開啟了人大新聞傳播教育的壯闊篇章。會議現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周勇發布《安崗新聞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史》。《安崗新聞思想研究》基于大量一手史料首次對安崗新聞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細致的歷史化考察,入選“中國新聞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工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史》以時間為軸、以學科建設為核心,全面梳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70年辦學發展歷程,兼具史料價值與學術深度。

活動現場
新聞史學泰斗、99歲高齡的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通過視頻講述了自己與人大新聞傳播教育的故事。方漢奇表示,人大新聞系的創辦是中國新聞史和中國新聞教育史上值得紀念的事情,迄今為止培養了大批新聞理論和實踐人才,為教材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新聞教育的“領頭羊”。未來,期待學院在新聞教學、科研與實踐方面繼續努力,在原有基礎上取得更大成就。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趙曙光發布“明新大模型1.0”。該模型由新聞學院和高瓴人工智能學院聯合研發,整合了“深瀾·DeepPulse”深度報道助手、“睿析·OpinionPulse”輿情推理模型、“和鳴·GlobalPulse”國際社媒內容生產系統三大核心智能體,分別面向可信新聞的深度生產、輿情動態的推演分析、全球社交內容的智能傳播等關鍵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在新聞生產與輿情治理領域的深度融合,為應對智能時代新聞傳播領域的重大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會議現場,“未來傳播創新聯盟”正式啟動。該聯盟旨在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匯聚學界智慧與業界力量,共同推動人才培養與實踐的創新突破。
當天下午,六個平行分論壇同步舉行。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新加坡、泰國、埃及等國知名高校新聞院系的院長、學者齊聚論壇,圍繞“面向未來的新聞傳播學科建設”“部校共建與面向實踐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引領下的人才培養”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為學科發展貢獻智慧。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