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高校作為高等院校類型中的一種,肩負著為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建設培養優質人才的重要職責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重要使命。
眾所周知,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是推動國家文化自信自強、實現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要保障。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發展要求,藝術類高校要進一步明確新時代的使命擔當,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加強藝術類高校教學改革和建設,培養高水平教師團隊,堅持立德樹人,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豐富人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這些要求的提出,決定了我國的教育和藝術事業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與繁榮。藝術類高校要研究制定新時期歷史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和方案,加強學生培養和課程教學體系建設,打造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學科建設發展平臺,承擔起國家賦予的歷史責任。
為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音樂學院進一步優化學校教學體系建設,提升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著力優化研究生課程體系,依據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開展學科、專業論證工作,使研究生教學體系更加符合未來藝術行業發展需要;構建具有藝術學學科特色的自主知識體系,依托學校資源積極對接國家文化教育發展需要,優化學校科研和學術體系;完善音樂教學和課程內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高校科研和教育創新發展。
教師是藝術類院校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打造高水平教師團隊,要強化教師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和感悟,將目標要求融入教育教學,為社會培養藝術類專業人才。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音樂學院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教師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打造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養過硬的教師隊伍。學校官網開辟專題網站,豐富的學習資料供教師瀏覽;舉辦專題培訓班,通過課程學習、撰寫心得、考試等環節,引導黨員干部全面準確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奮發有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藝術類院校不僅要注重學生藝術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培養造就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作為辦學的堅定目標,不斷壯大我國文藝人才隊伍,促進文藝事業發展和進步。
中國音樂學院接連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集體備課會,對教師提出“真懂”“真信”“講清”“明理”四項基本要求,促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思政課教學活動和理論研究相互融合,進一步提升藝術類高校思政教學質量。舉辦音樂廳里的思政課之“奮斗成就夢想 踔厲續寫華章”訪談活動,通過與杰出音樂人的對話交流讓學生了解他們的奮斗故事和成長經歷,發揮榜樣的力量,培養新時代專業過硬、思想堅定、有擔當精神的優質藝術人才。
新征程,新起點,新遠航。藝術類高校要以更加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以人民需求和國家文化建設需要為導向,不斷完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高素質藝術教師團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藝術類高校高質量發展,實現社會主義藝術文化發展的新輝煌。
(作者單位系中國音樂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2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