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譚長江。”當被主考官點名時,譚長江有些緊張。因為這次他是與近20名企業員工一同參加考核,企業專家現場觀摩、打分。
譚長江是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得益于校企協同培養,他動手實踐能力較強。順德區機動車維修協會將譚長江的考核成績與企業員工進行對比后,對其專業素養給出了“優秀”的評價,并建議他去高端品牌汽車公司就職。
部分中職學校開展畢業考核時,更側重考查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這與企業實際用人需求存在較大差異,一些企業不太認可職業院校學生在校取得的成績、證書等。順德區以問題為導向,以評價改革為切口,引入企業、行業力量,構建行業主導型的第三方考核機制,并在考核中創建“曹沖稱象、比對量才”的評價方法,努力破解職業能力評測難題。
中職生測評“讓市場說話”
“老師,我怎么才考六十幾分?”以優異成績通過中級考證的吳杰(化名),看到自己的第三方考核評價成績很是疑惑。2017年,順德區陳村職業技術學校數控(153)班的30多名學生,以100%的通過率結束了數控車工中級考證,隨后就迎來了順德區2017年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第三方考核評價。當第三方考核評價第一次模擬面試成績公布時,陳村職校數控專業教師馮坤被一群“激動的小伙子”圍住了。
“第三方考核評價對我校參與學生來說,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它考評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更測試了大家的工作崗位勝任能力。”馮坤說。此前,順德區內中職學校采取疊加各門課程成績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難以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水平。
在順德區教育局負責人看來,這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是,一些職業院校未能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停留在淺層次,學校的人才培養標準、評價標準與企業需求出現了“錯位”。
順德正在全力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當地順勢而變,緊抓評價“指揮棒”,促進區內職業院校深入開展校企協同育人。
如何構建能反映學生真實能力水平的評價體系?如何設計讓行業企業認可的評估體系?順德區教育局負責人認為,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需要明確兩個重點,一個是“市場是能夠聚合行業企業的載體、組織體系”,另一個是“要讓市場說話”。
順德區多家行業協會長期扎根行業、服務行業,企業認可度高,影響力大。順德區聚智聚力,借助機動車維修協會、模具協會等協會力量,讓校企在市場規則中精準對接雙方需求。校企雙方一同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人才培養標準。
2012年,順德區政府投入170余萬元,選取12個專業開展試點,制定符合行業企業崗位實際要求的崗位能力標準,以及相應的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如何讓這3個標準獲得市場認可?順德區教育局把制定標準的主導權交給相關行業企業。
順德區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會、職業能力分析會等形式,梳理崗位群和相應的能力點、知識點。2014年3月,順德區建成12套專業崗位能力標準和與之對應的專業教學標準。
誰用人、誰考核、誰認證
“通過前期調研摸索我們感覺到,企業有企業的需求,學校有學校的育人標準,導致人才供需雙方難以形成育人合力。”順德電子信息商會項目部副部長黃凱綾以計算機應用專業為例說,很多企業更看重學生的基本功、價值觀、學習能力、就業穩定性,而原來部分職業院校在這四方面著力不夠。
順德區以評促改。黃凱綾作為順德區計算機應用專業職業人才教育第三方考核評價項目牽頭人之一,其工作重點就是推動該評價項目在內容設置上更好地對接企業的關注重點。
除了從源頭上修訂人才培養標準,順德區還明確了“誰用人、誰考核、誰認證”的原則,將末端考核評價權也交給市場,構建行業主導型的第三方考核機制。自2014年起,順德區教育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委托12個行業組織,對相應專業的職校畢業生開展第三方考核。至今,順德區已有八大行會、38家知名企業參與第三方考核工作。
具體考什么、怎么考?順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核內容由行業協會牽頭命題,協會內部各企業根據企業人才需求,選派代表參與制定考核大綱。通過深入調研、座談等,順德第三方考核確立了“立體考核、德技雙量”“以崗定標、實戰考核”的考核內容。技能考核以現場測評為主,設置了筆試面試、實踐操作、項目處理、路演答辯等項目。素養考核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由企業根據行業特色與企業管理要求,確立行業職業素養條目,并給予星級點評。
在考核過程中,職業能力難以定量評價是一大“攔路虎”。順德區創建“曹沖稱象、比對量才”的評價方法,將學生與員工的能力測試成績進行比對,以達到員工能力水平的相對程度去評價學生。
“每個專業在測評學生時,都必須對比測試20至50名企業正式員工。我們根據學生與員工測試成績的達成度,按比值區間,確定初級、中級、高級人才評價等級標準、薪酬指導,并按此發放人才評價等級證書。”順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和企業員工同臺競技后,我對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譚長江說,畢業考核時,企業評委通過對比員工得分和現場觀察,給他打出理論94分、實操92分、職業素養90分的成績。
據統計,順德區至今已有12個行業組織、近100家企業、400多名技術骨干、2000名受測企業員工廣泛參與到評價中。
評出校企合作“加速度”
“第三方考核的推行,為我們專業內涵發展提供了很多啟示,如教學過程要對接生產過程。”勒流職業技術學校電商部部長李劍說,2015年,學校第一次參加電商專業第三方考核評價,考核形式是學生分組開網店,而之前學校還沒真正讓學生開過網店,“這對我們觸動很大”。
“試水”第三方考核后,勒流職校電商專業成立電商創業中心,引入校友的貨源與技術來開設網店。學校還騰出460平方米場地,建設電商運營實踐基地。同時,電商專業全新設計“網店綜合實訓”課程的授課模式、過程,邀請企業主管授課,持續引入企業項目,讓學生在實踐基地親身經歷選品、寫文案、設計等電商企業經營全過程。
職業人才培養評價權交給用人單位后,順德區內職業學校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銳意改革。第三方考核還為校企協同育人牽線搭橋,按下產教融合“加速鍵”。
改革促使順德區職業學校學生職業能力迅速提升。近年來,順德區內中職學校學生在國賽中獲大獎人數顯著上升。2015年4月至2019年5月,順德區在全部中職學校8個專業開展第三方考核,參與評測學生占相關專業畢業生的80%以上,起薪比其他學生高15%至40%。學生在評測中的通過率也逐年提升,從2014年的45%提高到2021年的79%。
順德中職評價改革還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據統計,90%以上參與測評的企業在考核中直接招聘員工,既實現精準招工,又降低招聘成本。
“第三方考核為我們企業節約了人均6萬元至8萬元的新員工崗前培訓費。”佛山市模具行業協會會長張勇帆說,以往公司需要花費至少半年時間培訓新員工。如今,他可以通過現場考核發現“好苗子”,及時引進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17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