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楊浦區目前有97所中小學校、89所幼兒園、超過10萬名青少年學生。為給下一代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楊浦區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區域目前已有1個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1個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名師工作室及43所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等。區域通過系統謀劃、增強合力、實踐探索、加強指導、專業支撐等協同育人行動,有效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的科學水平。
系統謀劃,增強育人合力
楊浦區注重整體設計,強化制度保障和機制創新,不斷推進協同育人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和常規化。各學校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發展規劃,積極開展家長委員會建設和家長學校規范化創建。目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已100%成立家長委員會,并形成“一日校長督察制”等家委會創新機制,在全市推廣經驗。全區所有學校完成了家長學校規范化建設,相關經驗在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
區教育局、區文明辦、區婦聯等各部門各展優勢、密切配合,切實增強育人合力,緊緊抓住“對家長進行主動的教育價值引領”這一核心點,聯動創設系列家庭教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家庭探索生命之真善美,提升與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近年來,“傳承孝親美德的家風故事會”“快樂成長的親子勞動體驗季”“弘揚文明新風的家庭文化節”“育見幸福的家庭教育宣傳周”等主題鮮明、寓教于樂的“區域+學校”特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形成了“聯動學校、引導家長、賦能家庭、影響社會”的良好效應。
加強指導,推動家長教育
在尋求教育“和諧共振”新途徑的過程中,楊浦區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積極推進學校在協同育人中擔負主導責任,引導和指導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形成良好的理念,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是促進學校與街道社區需求的無縫對接,開展“同心圓”楊浦區家庭教育家校社聯動項目,覆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
二是發揮學校課程建設優勢,整體規劃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的標準與內容,形成線上線下雙線融合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
三是探索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形成符合各自社區功能定位和文化特點的家庭教育指導特色。2023年,“同心圓”項目被評為“上海市家校社協同育人十佳模式”。
另外,楊浦區在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家長教育,注重專業指導。區域指導各校以家長學校為抓手,面向家長設置基礎課程、專題課程和個性化課程。在小學開設短時微型、高效靈活、自主自選、互助互享的“微型課堂”,突出針對性、開放性、融合性,幫助家長實現自我成長;針對中學生家長開設的“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專題課程,兩年內家長受益人數超過1.6萬;研發《關護成長家長手冊》,關注親子溝通,注重習慣培養,回應家長對生命教育指導的需求。
楊浦區還與上海復旦大學不斷深化區校聯動發展,以課后服務支持體系建設項目為依托,聚焦問題與需求,凝聚多學科專家力量,聯合開發了“聚焦學習能力的家長教育”“基于藝術療愈的家長教育”等系列家長課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同時面向特殊家庭實施個案研究和跟蹤指導,整合社會力量,提供成長小組個性化課程與家庭教育指導、支持和服務。
專業支撐,注重隊伍建設
要有效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必須加強專業人才儲備和家庭教育指導隊伍建設。區域層面實行分層分類培訓指導,依托高校和專業機構的專家力量以培促建,為中小學推出針對管理者和教師的高級研修課程、專題培訓課程和《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案頭書;在班主任高級研修班、心理教師實務培訓和全員導師制導師培訓過程中,切實落實家庭教育指導內容的培訓;選派優秀管理者、教師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學校層面則實行全員培訓,通過課題研究、定期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研修活動等方式,整體提升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水平,同時也關心和助力教師的個人成長與區域專業化骨干教師的培養。
(作者系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局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26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