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2月21日訊(記者 林煥新)今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將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實施。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愛國主義教育法實施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貫徹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重點工作進行了解讀。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大泉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法突出各級各類學校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教育系統將以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為新的起點,全面履行法定職責。一是全面融入課程。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指導各級各類學校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深入挖掘各門學科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二是強化實踐育人。把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打造場館育人精品項目、紅色文化弘揚基地,指導學校精心設計校園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場館里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等。指導各地各校統籌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文化館、紀念館、博物館等場所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教育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三是辦好品牌活動。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好“從小學黨史 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教育活動。四是深化家校協同。發揮學校與家庭聯系緊密的獨特優勢,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專業支持,指導家長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規劃室主任楊合慶指出,愛國主義教育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重點在青少年、基礎在學校教育,既要注重教育引導,又要注重實踐養成,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推進,為愛國主義教育法實施營造良好氛圍。
網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了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義務。
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副局長唐磊介紹,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后,中央網信辦將進一步發揮網絡普法優勢深入開展相關普法宣傳。指導各地充分利用普法基地、主題公園、體驗場館等場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法普法宣傳針對互聯網企業及從業人員、青少年網民等,開展分眾化、差異化、互動式普法,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法相關優質內容供給,提升網絡普法實效。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22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