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續辦好農村、社區家長學校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合理調整家長學校辦學模式,在全市所有初中開辦家長學校,抓住青少年成長的關鍵階段,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內容,讓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日前山東省壽光市家長學校工作會議上,壽光市政協原主席、關工委主任王茂興說。
在壽光,提到“家長學校”,可以說家喻戶曉。
早在2022年5月,壽光市“美德健康家長學校”在孫家集街道東馬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學,意味著由壽光市委、市政府統籌部署,多部門聯合開展的社區家長學校試點正式拉開帷幕,全市15處鎮街首批91個村試點開辦了家長學校,把美德和家庭教育講堂搬到了群眾家門口。
“我們組建了以家庭教育指導師、志愿者、駐村干部為主體的講師團,每所學校每月開課一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采取專題報告、誦讀學唱、分享交流等形式,提高家長綜合素質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以良好家教、家風建設大力弘揚愛家愛國、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壽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金華說。
很多年輕父母經常表示經驗不足,因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而感到焦慮。日前,在文家街道靜山社區市政小區的課堂上,來自壽光中學的教師志愿者李俊芳結合實際案例,給家長們分享了“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家長學校是推動校家社協同育人的有力抓手,我們作為教育部門更要擔起應有的責任。”壽光市教體局局長張國峰說。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從2024年起,壽光市實施“家長學校擴容計劃”,面向所有初中開辦家長學校,與社區、村居相互融合補充,全方位培育青少年成長“沃土”。
“我們借助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進校園、進家庭,既涵養師生素養,又輻射引領家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家校攜手讓每個孩子精彩綻放。”在今年3月初舉行的壽光市圣城中學家長學校傳統文化課程講座暨論語學坊啟動儀式上,校長朱榮光說,“這樣的活動將會持續開展,越來越多。”
在壽光市教體局家庭教育科,記者看到了一份全市初中家長學校分工包靠表和2024年家長學校課程表,每所家長學校都由初中學校校長負責、市關工委人員具體包靠,每個月都列明了具體的課程安排、授課教師和組織形式。
“壽光已有392名教師取得了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證書,成立了9個濰坊市級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我們要扎扎實實上好每堂家長指導課,讓每位家長都爭做‘懂孩子、懂教育’的專家型家長。”壽光市教體局黨組成員李洪業說。
如何確保家庭教育指導課入腦入心?壽光積極推動創新家長學校授課形式。匯文學校開展每周一期、每期一主題的家庭教育系列講座,講座視頻同步更新到學校公眾號。古城教育學區創設情景劇家長課程,將現實原生態的家庭生活情景搬上舞臺,讓家長、學生共編、共演、共聽、共賞。
此外,壽光市教體局面向全市中小學遴選了33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組建校家社共育巡講團,學校根據需要預約課程,巡講團根據需求“量身定做”到校宣講,增強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
“在開辦好家長學校的同時,我們立足全環境育人,積極構建‘四域相約’家校共育新模式,拓寬家校互聯互通渠道,打造‘1+1>2’的家校共育新生態。”張國峰說。其中“四域相約”即:相約校園,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相約家庭,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相約校門,開展“校長接訪日”活動;相約云端,開展“家校e溝通”活動。
正是在家長學校這所“大學校”的引領帶動下,在這樣靈活多樣機制的支持下,壽光教師帶著愛和溫暖穿梭在大街小巷,行走在田間大棚,把科學育人理念和家教智慧送到家長心里。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22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