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湖南省漢壽縣,到處綠意盎然,充滿生機。下午5點40分,兩輛校車緩緩歸來,車門一開,三十幾個孩子歡快地涌出,紛紛向朱國權打招呼:“朱院長好!”
2023年3月以前,朱國權是漢壽縣教育局校外培訓監管科的一員。3月之后,他申請來到愛心學院,成了學院的生活副院長。
“這些孩子剛來到愛心學院時,很多都沉默寡言,總是低著頭。”談及來到愛心學院的初衷,朱國權表示是想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幫助更多困境兒童走出困境。
而這件有意義的事,不只朱國權一個人在做,整個漢壽縣,都在為這些孩子筑起一個溫暖的“家”。
2023年初,漢壽縣把辦好“愛心學院”寫進縣政府工作報告,由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合、社會參與,盤活原縣兒童福利院資源,為困境兒童打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
愛心學院占地8700多平方米,總投資高達2800萬余元,現有120名學齡段困境兒童。縣教育基金會保障后續各項資金;縣教育局遴選10余名優秀教師;縣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中心提供5臺校車;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米、面、油、蔬菜、水果;縣民政局提供校服、床上用品……
漢壽縣為何要如此傾力托舉這百余名學生呢?原來,這些孩子中,有的是孤兒,有的是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有的是低保戶、監測戶或精神殘疾人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過去,這些孩子像是被‘散養’的,沒有穩定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愛心學院執行院長劉固友感慨道,“現在,縣里將孩子們集中起來,就是希望他們都能健康成長成才。”
在愛心學院,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一大早,他們乘坐校車前往漢壽縣龍池實驗中學,與其他孩子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放學后,他們回到學院,享用熱騰騰的五菜一湯;飯后,他們在樓前嬉戲玩耍、運動,與輔導教師分享學校的趣事;晚上,他們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作業,然后在舒適的雙人宿舍中安然入睡。
除了關注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學院還十分注重他們的全面發展。學院內設有自修室、書法室、美工室、心理咨詢室等場所,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和活動空間。此外,學院還開設了葫蘆絲、書法、美工、舞蹈等多門藝體課程,孩子們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發掘自己的潛力和興趣。
孩子們的改變,愛心學院輔導教師兼心理教師文倩都看在眼里。
“小靜剛來時,吃飯總悄悄地坐在最角落,只打一雞蛋大小的米飯,生怕盛多了。”文倩回憶道,小靜媽媽是精神病患者,姐姐有些癡傻,家里全靠八十多歲的奶奶操持。那時候的小靜頭發亂糟糟,渾身臟兮兮,學業成績也不太好。
膽怯的小靜讓所有老師很是心疼,也給予了她更多關注。比如吃飯時,文倩會多打一些飯菜,和她坐在一起。“今天的飯菜很香,我們都多吃一點吧!”然后把飯菜分一大半給她,并和她聊聊學習和生活。
久而久之,那個曾經自卑的女孩變了。“她現在走路都是抬頭挺胸,吃飯時想吃什么菜就自己去打。”文倩笑著說。
發生改變的不只有小靜,還有很多曾經被“困住”的孩子。愛心學院的教師,用他們的愛心和耐心,為孩子們點亮了希望之光。蛻變,正在孩子身上慢慢發生。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0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