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育幼底線 成就美好童年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特別報道
湖南省石門縣地處湘鄂交界,境內山嶺綿延,河谷縱深。全縣約65萬人口,近65%生活在星羅棋布的村鎮之中,其中最遠的南北鎮距離縣城約4個小時車程。
山區面積大、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這些問題像一座座“大山”,橫亙在石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路上。
石門是如何翻越座座“大山”,從而實現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03%、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57.98%、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9.75%,并成為教育部認定的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的?
規劃建設:
有園上,上得起
2023年以前,距離石門縣城約兩個小時車程的子良鎮只有一所民辦園,最近的公辦園在距離子良鎮16公里外的太平鎮,當地不少家庭只能選擇民辦園就讀。2020年,石門縣教育局考慮人口分布情況、幼兒就近入園需求,決定在子良鎮子良坪社區的沱水河畔建設一所中心幼兒園。2023年9月,子良鎮中心幼兒園開園,結束了當地沒有公辦園的歷史。
在雁池鄉,情況又有所不同。
以前,雁池鄉有一所幼兒園,但活動室昏暗且狹小,根本無法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當時幼兒園有100多個孩子,和小學、初中的大孩子同在一個院子里,室外活動甚至上廁所,都需要和大孩子‘共享’,連最基本的分齡教學都實現不了。”雁池鄉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賈丹華回憶道。
在縣鄉兩級統籌下,該園于2017年征地13畝遷址新建。2019年,雁池鄉中心幼兒園正式投入使用,為當地提供180個學位。
據了解,2011年以來,石門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于2012年成立由分管教育的副縣長擔任組長的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系列文件,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設立發展專項資金,全面實施公辦園建設工作。
10多年來,石門通過多種專項資金和地方財政補助,投入資金1.94億元,采取撤并同步、功能轉換、重復利用、政府統籌的辦法,有效破解了建設用地難題,推動了公辦園建設工作。
蒙泉鎮、夾山鎮把小學內閑置的空地清理出來,新建了全縣第一批鄉鎮中心園;新關鎮將關閉多年的電影院,無償劃撥用來建幼兒園;新鋪鎮將一家占地約10畝的廢棄工廠用地直接轉建為公辦園……截至今年春季開園,石門建設鄉鎮街道中心園21所,實現了全縣17個鄉鎮、4個街道公辦中心園全覆蓋,每個鄉鎮街道建成一所公辦中心園。
除了中心園,石門還建設了20所村級園,散布在大山中,組成了學前教育的“神經末梢”,打通了山區幼兒入園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石門縣磨市鎮的洞國幼兒園與張家界市桑植縣僅一山之隔。曾經,和雁池鄉的孩子一樣,當地孩子只能在洞國小學的“幼兒班”上學。洞國小學易址新建后,2023年,政府統籌在小學舊址上建成了一所村級園。雖然只是村幼,但跟縣城里的幼兒園一樣有明亮的教室,甚至室外游樂區域更加寬敞,足球場、沙池、攀爬架、滑梯、戲水池……該有的設施設備一樣都不少,當地6個村落的80多個孩子正在這里度過他們快樂的幼兒園時光。
規劃建設幼兒園,確保偏遠鄉村的幼兒也可以就近入園的同時,石門也為家庭困難幼兒“兜底”。據悉,2020年以來,石門已累計發放幼兒入園補助927.2萬元,惠及家庭困難幼兒18544人次。
13年,建43所公辦園,建一所,成一所,“有園上”“上得起”在石門已經成為現實。“石門一直在著力構建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石門縣教育局三級調研員盛忠華說。
優化師資:
有人教,教得好
教師短缺對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石門來說是個巨大的難題。
面對困境,石門縣教育局通過干部調整的方式,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校長調任至幼兒園。目前,全縣21所公辦中心園中,就有6名園長是經過適崗培訓、園長任職資格培訓等一系列資質考核后從小學轉崗過來的。
解決了園所管理層的問題,如何配備足額的教職員工?石門縣委編委部門核定各公辦園的幼兒教師編制,采取公開招考、公費定向師范生培養等方式完成了77個幼師編制的補充,并將這些教師相對平均地分配到了各鄉鎮中心園。
但是,單靠這些舉措,還遠不能落實每班“兩教一保”的要求。
為此,石門用活小學教師資源,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進行合理調配,解決幼兒園教師短缺的問題。
屬地管理原則實現了中心校和中心園之間教師的流動。各鄉鎮根據中心園需要,由中心校自主管理、靈活調配,選派教師轉崗至中心園。這一舉措盤活了教師資源,確保了幼兒園“有人教”,也能更好地應對學齡人口變化導致的教師變動。截至目前,石門已有263名教師經過轉崗培訓后從小學到幼兒園工作。
從2012年開始,石門每年都會組織幼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確保“教得好”。2021年,石門又以5個骨干中心園為主持園,組建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工作室,以“1+N”模式輻射帶動城、鎮(鄉)、村各級幼兒園一體化發展。
強化評估:
促規范,提質量
2023年9月,有10余年幼教工作經驗的戴高明成為石門縣子良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新園+新手園長,戴高明卻并不慌亂。
現在,在石門,即使是初任園長,也能從容辦園,園所各項工作合乎規范、井然有序。
然而,2013年以前可不是這樣。
2013年是石門實施幼兒園辦園水平年度評估的第一年,公辦園最低評估得分只有61分。
“按照小學作息時間上下課。”“戶外活動時間不足兩小時。”“教師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沒有一日活動安排。”“教師沒有崗位要求,沒有考核。”“每班‘兩教一保’沒有落實。”……問題五花八門。
到2016年,石門公辦園辦園水平年度評估平均分達到了94分,學前教育管理水平進了一大步。
“辦園水平年度評估強化了幼兒園的憂患意識,對各鄉鎮提高學前教育管理水平起到了鞭策作用。”石門縣學前教育事務中心主任楊寧輝認為。
轉變的發生要追溯到2011年。
這一年,石門縣學前教育事務中心開始探索評估幼兒園辦園質量的方法,整章建制,確定統一的評估標準,逐步形成了符合石門學前教育實際的,涵蓋規范辦園、安全衛生、科學保教、隊伍建設、后勤保障5個方面的評估準則,使石門幼兒園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標準制定出來了,落實是關鍵。石門縣教育局以細則解讀培訓及定期督查(每年兩次)和年度評估(每年一次)為主,不給通知“探”園為輔,保障評估細則落實、落細。
規范辦園是基礎目標,優質發展是永恒追求。當前,石門正通過辦園水平年度評估督促幼兒園總結經驗、反思不足、規范行為,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3年4月,雁池鄉中心幼兒園獲評常德市示范性幼兒園。在這一年年底進行的辦園水平年度評估中,石門縣學前教育事務中心不僅肯定了幼兒園的亮點,而且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教師培養,根據教師的學歷、教齡、需求等,提升培養的針對性、貼近性、適切性。“年度評估幫助幼兒園找到了發展方向,使我們一步一步做得更好。”雁池鄉中心幼兒園園長李海榮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02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