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學校為了方便教育教學、家校聯系經常需要選用各種APP。但個別APP進校園后,會設法通過一些會員功能或成績分析等方式收費,給家長造成了一些負擔。今年以來,學習類APP均需經學校認真審核報市教育局審批后方可使用,相關問題已得到解決。”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學教務處主任張英勇說。
凡進必審,這是南平市教育局落實APP進校園有關規定,減輕教師、家長、學生負擔的具體舉措之一。2023年以來,南平市通過各種實招,開展多個不規范辦學行為專項整治,從紀檢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等三個方面充分發力,在營造全市良好教育生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設立門檻、兜底線,紀檢監督有力
2023年以來,南平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充分發揮專責監督作用,深化“知、督、促”工作機制,對APP進校園和讓家長付費的違規行為進行重點監督。
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推動南平全市教育系統按照“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思路,確保APP進校園“市本級+縣市區”整改工作全覆蓋。2023年4月,南平市教育局制定了《南平市屬中小學校學習類APP進校園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學校和APP運營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向家長或學生收取費用。
南平市教育局基教中心聯合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深入南平一中、南平實小等12所中小學對APP進校園開展現場督促指導,對專項監督落實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醒、督促整改。
“福建省紀委監委將整治社會事務加重中小學師生負擔問題、營造良好教育教學環境列為2024年度‘點題整治’項目,其中就包含對APP進校園的監管。接下來,紀檢監察機關與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共同維護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南平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柳前亮說。
據統計,截至目前,南平全市中小學整改前共有40個學習類APP進校園,整改后33個APP報備后正常使用,7個APP停用。
及早預防、堵漏洞,行政監督有為
早先,南平市延平區曾有初三學生家長反映:“聽說過一些高中有自主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政策,但是考試內容等不透明。”
2023年6月,南平市對高中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工作中的風險點予以研判,出臺《南平市屬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學校按照能公開盡量公開的原則,及時告知考生招生方案等信息。
南平市高級中學校長歐捷表示,學校如果沒有自查自糾,辦學潛在的風險和隱患就容易被忽視,“市教育局出臺的自主招生管理辦法,及時幫助學校堵住漏洞,進一步規范招生行為,確保公平公正,陽光招生”。
據了解,2022年以來,南平市教育局建立了一套包含規范辦學管理專項提示、線索清單、問題清單的“兩單一提示”行政監督機制,先后出臺《南平市中小學校規范競賽活動管理辦法》等各類辦法9項,通過各種渠道接到群眾反映指向明確的信息線索印發“兩單”21條。
南平市教育局中等教育科科長、基教中心負責人黃萬欽表示:“基礎教育領域覆蓋學段點多面廣,教育教學、招生入學等各項工作群眾關注度極高。基教干部要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安全意識,保證規范學校管理有力度、指導學校辦學有溫度。”
及時剎車、亮紅燈,群眾監督有效
曾有一段時間,南平當地的家長、學生常常通過各種渠道反映,有學校周末或者節假日并沒有實質性地開展課后服務,存在違規補課問題。
對此,南平市及時開展違規補課“踩剎車、亮紅燈”行動,向社會公開群眾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對于違規辦學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南平市教育局于2022年底印發《南平市義務教育學校周末違規補課整治管理辦法》,明確全市初中開展周末課后服務實行報批制度,小學開展課后服務實行報備制度,未經審批報備的學校不得開展周末課后服務。
自2023年春季起,原來在南平部分縣區存在的違規補課問題已得到糾正。
今年5月,南平市教育局印發《南平市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暨中小學(幼兒園)規范辦學行為整治實施方案(2024—2025)》和《南平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辦學十項基本規范(2024—2025)》,要求全市各縣(市、區)教育局、各中小學校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本地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和規范辦學行為主體責任,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規范辦學的同時,更重要的還是要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南平市教育局局長楊鑾表示,統籌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學生專心學習創造更好的環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