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大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擘畫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圖景,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課程教材研究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決落實部黨組部署要求,錨定教育強國建設目標,以研究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引擎,建強課程教材建設“國家隊”,凝智聚力、系統謀劃,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堅實有力的專業服務支撐。
一、深刻認識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切實增強課程教材研究改革的責任感緊迫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眼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等重大關系。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全面深化改革。課程教材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支撐,是立德樹人的基礎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課程教材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與教育強國建設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課程教材的系統性研究不夠。我們要深化研究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有組織科研,系統加強課程教材理論性、實踐性、前瞻性和國際比較研究。要重點圍繞新時代馬工程重點教材、“中國系列”原創教材、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基礎教育科學教材、教材數字化轉型等關鍵問題深化研究,著力破解制約課程教材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國家課程教材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專業服務支撐。要切實擔負起課程教材研究所作為國家課程教材決策重要智庫和國家級高水平課程教材專業研究平臺的職責使命。
二、打造高水平專業支持平臺,提高服務高質量課程教材體系建設的能力
聚焦落實課程教材研究所的核心職責,圍繞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課程教材專業支持平臺建設,不斷強化服務能力建設。一是建設教材審核中心。加強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會秘書處專業能力建設,打造高水平全職化專業化學科秘書隊伍,為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對課程教材的研究、指導和審核把關功能提供全方位保障。二是建設國家教研中心。進一步優化完善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研工作體系,強化頂層設計,整合各方資源,建好統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其對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專業引領和指導作用。三是建立健全課程實施與重點教材使用監測體系。實現課程實施、教材內容質量及使用情況的常態化跟蹤,為課程實施、課標修訂和教材改進提供科學依據。四是完善中考和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命題評估體系。對全國所有中考命題單位的命題質量開展年度評估,以考試命題質量評估為牽引,切實發揮好考試的“指揮棒”作用。五是建設課程教材數字資源服務平臺。系統整合課程教材編寫、審核、選用、使用、管理、研究等各方面資源,加快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的資源服務平臺。
三、加強有組織科研機制建設,為高質量課程教材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破解課程教材建設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加快構建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協同開展課程教材系統研究的體制機制和工作格局。一是健全重點項目研究機制。開展覆蓋大中小幼重點領域的項目研究和覆蓋中小學全部科目的課程標準落實的實驗研究,為破解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難點問題提供高質量決策咨詢和實踐指導。二是建好協同研究機制。協同國內知名大學、教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和中小學優秀校長、教師、教研員等,形成研究共同體,開展系列重點項目研究,為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發揮理論支撐和前瞻性引領作用。三是健全專業咨詢把關機制。建強學術指導委員會,完善研究立項、過程指導、成果評議、推廣應用等長效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其對課程教材研究所事業發展規劃、人才隊伍建設、重大項目研究等方面的學術指導與專業咨詢把關功能。四是完善實驗區建設機制。圍繞學校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考試評價、家校社協同育人、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建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探索區域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模式,引領帶動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政策全面落實落地。五是建立專業研究和改革實踐成果宣傳推廣機制。建好課程教材研究所“一網兩刊八平臺”融媒體宣傳矩陣,全方位立體化解讀課程教材相關政策,及時推廣課程教材理論研究成果與改革實踐的典型經驗,充分發揮其對課程教學改革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六是建立常態化國際交流合作機制。開展系列國際交流活動、國際比較研究,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推廣中國優秀成果,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講好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擴大中國影響。
下一步,課程教材研究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準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核心要義,緊扣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目標任務,對標對表部黨組決策部署各項工作要求,以時不我待、奮發有為的精神姿態,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為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課程教材體系、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28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