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開展一次活動,光確定承辦學校就需要耗費很多精力。現在,我們只需要把項目名稱和要求‘曬’出來,很快就有合適的學校承接。”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教育體育局德育組組長杜怡麗開心地對記者說。
這得益于2023年該區創新推行的一項改革舉措——“區域曬單子,學校來搶單”。“我們創新工作方式,將任務‘曬’在工作群里,讓有意愿參與的學校來搶單,參與學校可獲得項目加分,納入年末的學校督導考核。”康巴什區教體局局長李美榮說,“近年來,康巴什區本著‘平等、尊重、點燃、喚醒’的理念,不斷搭建人人有機會、事事有回應的發展平臺,推動教育管理向科學治理轉型。”
區域曬單子,學校來搶單
在康巴什區采訪,記者發現,提到“區域曬單子,學校來搶單”的做法,無論是區教體局各科室負責人,還是各校校長、教師,都贊譽有加。
“學校搶單時會基于學校特色和實際綜合判斷搶不搶,如此就將‘強制委派’順利變成了‘學校自主發展的主動訴求’,而我們行政管理部門也由硬性任務的施壓者變成了學校發展的引領者、支持者和服務者,集中負責提供專家、培訓、資金等教育資源,更好地為學校發展提供服務。”康巴什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春達說。
站在學校的角度,新的改革舉措有效激發了學校的內生動力和自主成長。
康巴什區第二中學教學副校長廖雪花表示:“以前我們對教學以外的工作任務倍感壓力,畢竟有些工作需要與行政部門開展許多溝通,這一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新模式推出后,我們會根據自身優勢和實際情況搶相應的單子,比如,上次我們搶了承辦第二次課改推進會的單子,因為我們在課程改革和建設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學校也有過多次承辦教學研討會議的經驗,我們有信心做好這項工作。在任務驅動模式下,能夠進一步促進反思、把握節奏、主動發展。”
實施搶單模式以來,經常會出現“單子數量遠少于搶單學校”的情況。針對該情況,康巴什區教體局督導室主任杜平表示:“教體局會按照搶單順序和任務具體情況,合理統籌,把控搶單的均衡度,讓每一所學校都能保持高度的積極性。”
“如今,無論是學校內部還是學校之間都減少了無謂的‘內卷’,各學校以打造自身特色為主,更加關注自身的發展。”康巴什區教體局副局長鄭維剛說,“從整個區域來看,各學段學校的發展活力都被充分激活,提高了橫向發展的內驅力,大大改善了區域整體的教育生態。”
區域搭臺子,學校來展示
崇德島、實踐島、體育島……走進康巴什區第一小學,教學樓內各種各樣的“課程島”為學生的課間活動提供了廣闊空間,該校在康巴什區教體系統2024年“美好教育”表彰大會上榮獲“美好課間”“最美育人空間”等先進集體表彰。
課間內容不豐富,一些教師擠占課間時間……這是影響育人實效和學生成長的一大弊病,為了破題這一解難,康巴什區創新開展“美好課間”評選活動,通過持續地評選和表彰,讓教師認識到把快樂的課間留給孩子是一件重要的事。
像這樣的評選活動,康巴什區還有許多。例如,“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區教體局沒有過分強調要如何減少作業,而是每月評選一次區級層面的優秀作業,引導大家向優秀看齊。
用李美榮的話說:“美好是示范出來的。”
“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最難的不是規劃多少工作,而是如何將我們美好的愿景變成現實。”李美榮表示,康巴什就是通過這樣不斷地搭建平臺,樹立典型,正面引導,將生硬的制度變成美好的期待,將嚴肅的管理變成自主的成長,形成“美好是示范出來的”區域共識。
在區教體局的引領下,各學校也在積極為師生搭建成長和發展的舞臺。
如今,在康巴什區,整個教體系統形成了一種輕松愉悅、溫暖鼓勵的氛圍,以此實現教育治理的轉型。
學校定目標,區域來評估
在康巴什區第十一幼兒園里,處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兒童游樂設施:手工搭建的兔窩、布滿漂亮涂鴉的校車、前后暢通的創意假山……園內無不體現著“兒童全人教育”的溫暖氛圍。
“區里推行‘學校定目標,區域來評估’的改革,讓幼兒園自主選擇發展目標,我們提出目標和推進方案后,久久為功,才有了如今的成果。”該幼兒園園長韓生輝說。
目標自己定、內容自己選、舉措自己拿、責任自己擔、結果自己評——在康巴什區,各學校都有這樣的自主權。該區持續推行三年發展規劃落實行動,每一輪規劃都要經過“學校擬定—現場答辯—校(園)長研修討論—學校自主評估和反思改進”等幾個環節,最終簽訂三年目標責任書。
“規劃制定和實施的過程就是‘想得清楚,才能做得明白的過程’。”李美榮說。
在優化督導評估方面,康巴什區堅持將“尊重為先、服務至上、喚醒善性、激發潛能”的評價思想貫穿于教育管理的全過程,用教育評價改革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綜合督導評估中從不給學校排名,而是用項目引導學校的成長,采用年初立項、過程評估、年終評選的方式,持續對學校進行項目獎勵,形成學校特色。“項目獎勵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校自主生長力,賦能學校成長。”杜平說。
區域評估的主要方式為發展性督導,而發展性督導的重要途徑是以學校自評為主。為什么要讓學校自己提目標,又自己作評價?康巴什區教體局副局長李莉解釋:“督導的最終目的不是區分等級,而是自身比較。學校根據自己的三年發展規劃制定發展性督導細則,進行自我評估、自我反思、自我診斷,區教體局對學校的自評結果進行驗證,以自評的方式引導學校進行自我提升的比較。”
“學校基于本校實際情況進行自主立項。畢竟每所學校的發展各有不同,也各有特點,學校自主立項就是一個創新的突破口。”康巴什區第一小學校長任宇星說,“現在,不以排名作為獎勵,而是以項目進行獎勵,已經形成一種長效機制,在這種機制的引導下,我們已經形成了不比同行比自己、不比名次比成長的教育氛圍。”
在這種氛圍下,學校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康巴什區第一小學的“書香校園”項目,持續獎勵10年,最終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書香校園”;康巴什區第一中學課程教學改革項目,持續獎勵12年,最終成為教育部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
李美榮說:“通過一系列改革,在教育系統營造出一個充滿理解和尊重、包容和激勵的氛圍,激發每所學校、每個人的發展潛力,讓每一位教育人都能克服功利、浮躁和攀比,心存美好、踐行美好、成為美好。”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25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