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附屬小學聚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圖示開發與應用”課題研究,以思維發展為首要目標,深挖圖示內涵與特征、開發圖示類型與應用課型,從學生的學習成長需要出發,打造了一條助力閱讀思維增長的陽光道。
開發三類圖示,指向思維發展
將閱讀思維的發展提升作為首要目標,開發三種類型的圖示。一是梳理類圖示,可以借助圖示“提取”文本覆蓋的內容,理清文本脈絡,側重于邏輯思維的培養。二是對比類圖示,借助圖示“比較”的特點幫助學生突破閱讀的重難點,側重于辯證思維的培養。三是發散類圖示,鼓勵學生遷移圖示設計的方法自創適合不同文本閱讀理解的圖示,促進閱讀過程中的個性體驗與理解,側重于創造思維的培養。將三類圖示服務于不同類型的閱讀課應用之中,研究應用策略與時機,充分發揮圖示思維的價值。
應用于三種課式,解決閱讀問題
基于圖示不同類型及其功能,服務于閱讀教學的三大課式,優化圖示的應用策略,轉變學教方式。在敘事類文本閱讀課中,教師會以梳理類圖示幫助學生快速提取文本關鍵信息,理清文本脈絡,領會作者思路,于課堂的初始階段展開活動,提升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在小說類文本閱讀課中,教師會出示對比類圖示,幫助學生破解難點、重點、疑點,減少無謂的消耗等待。學生通過對比圖示中的關鍵信息,看到自己的思維進程,不斷形成新的閱讀認知,促進深層理解。學生學會了圖示編碼后根據個人閱讀特點自創圖示,自覺應用于其余各類文本的閱讀中,以此訓練在新的閱讀環境和問題中遷移運用能力、創新創造能力,激發閱讀興趣,擴大閱讀視野。
架構頂層設計,推動師生成長
在不斷研究、反思、實踐中,無論是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質量,還是思維習慣和水平,以及教師的研究氛圍、專業能力,都有了不同層面的提升。
學生:學會探究與創造,走向深度閱讀。圖示的靈活設計與應用,讓學生更快理解、讀懂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并且形成了良性循環。同時實現了從“學知識”到“習方法”的轉變。項目組每學期展示學生創作的閱讀圖示5—6次,并推廣到其余學校共同使用的閱讀練習之中,相關閱讀刊物、練習冊等遴選學生創意圖示近200幅。學校不僅在語文學科中看到了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更在其余學科的交流或競賽中感受到了學生的綜合變化。
教師:創新理念與實踐,深耕專業領域。相比傳統閱讀教學,應用圖示展開閱讀教學,能促使教師進一步解讀教材,深入領會作者和編者意圖;基于圖示板塊化推進閱讀教學,精簡教學環節,將時間還給學生,提升教學效益;創新課式推動思維的廣度、深度和密度提升,讓課堂不斷聽到思維拔節的聲音,教師教得有價值,學生學得很快樂。教師在引領學生借助圖示展開智慧閱讀的過程中,也提高了在閱讀教學領域的專業研究力。教師經常主動反思教學環節、實踐課型效果、提煉小結經驗。相關研究成果的獲獎,給教師的教學行為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促進其逐漸成長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據統計,教師在研究中形成的課題成果、論文、課例等獲獎百余項。
學校:改革課堂與課程,提振閱讀生態。指向思維發展的圖示應用及課式推廣,豐富了學校語文閱讀課程的內容,拓展了閱讀教學的渠道,也形成了學校特色閱讀品牌。學校成立了多個項目制工作室,持續推進研究及推廣。近年來,學校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科組教研品牌不斷形成,先后成為區域學思研究實踐基地、浙江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點學校、浙江省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實驗校等。同時,成果首先在市、區范圍進行展示與推廣。聯盟學校、共同體學校直接復制三大課式進行實踐研究,形成了各校的校本實踐案例。成果繼續在浙江省嘉興、紹興、寧波、溫州等地進行課堂交流、學術推廣達50余次,涉及聽講人員達4000人次,輻射學校300多所。形成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在《人民教育》《語文建設》《小學語文教與學》《教學月刊》《名師在線》《新課堂》《小學語文教師》等30多種刊物上發表轉載相關論文100余篇,12篇論文被核心刊物發表轉載,發揮了強大的輻射力。
學校看到,圖示在閱讀課堂上的開發與應用,是從學生的學習成長需要出發,成為思維增長的滋養場;是從深度整合、提升效率的學習理念出發,成為課堂轉型的發射塔;是對學生素養內核的重塑,成為其未來發展的加油站。該研究突破了傳統閱讀課堂中的文本分析范式,構建了“以圖啟思—借圖促讀—用圖賦能”的新型教學樣態,為發展學生高階思維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路徑。后續研究已向跨學科圖示遷移、數字圖示工具開發等方向深化拓展,促進學生在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傳承等多方面整體發展。(張麗敏)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13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