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頒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指出:“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要求加強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加大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師范院校、教師發展機構建設和高素質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增加緊缺薄弱領域師資培養供給。
2022年7月,作為北京師范大學“強師工程——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的重要線上舉措,“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鄉村振興公益平臺(以下簡稱“強師在線”)正式上線發布并落地實施,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構建滿足鄉村教師成長需求的專業性、綜合性、多元化資源服務體系。
陪伴鄉村教師成長的“小微”平臺
“強師在線”定位于做陪伴鄉村教師成長的“小微”平臺。“小微”平臺不是指平臺建設規模與建設投入的“小微”,而是指關注每一個服務對象,在最小顆粒度的資源供給、為教師精準推薦課程資源、促進原生態的微創新等方面做到“小微”。既要關注教育新理念、新形式,也要關注基礎知識和學科教研,深入鄉村教師的知識死角,打造結構化、精細化的資源供給;既要關注對鄉村教師的學術引領,也要關注鄉村教師教育實踐的“微創新”和互動交流,鼓勵鄉村教師基于鄉村教育土壤創新教學模式,積淀鄉村教育自信;既要打造未來教育生態,也要關注鄉村教師“原生狀態”下的發展挑戰,尊重鄉村教育的現實,著眼當下,培養一批愛教育、懂教育、會教育的新時代鄉村教師。
匯聚優質資源,搭建協同研訓平臺
作為“強師在線”的主要發起與建設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牽頭的高等師范院校基礎教育工作研究會具有獨特優勢。研究會匯聚40余所高師院校,專家資源豐富,各高師院校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基礎教育學校擁有一大批一線教師,實踐資源豐富。專業的理論力量與廣闊的實踐力量聯合加成,為平臺源源不斷地生成優質資源提供有力保障。
為提升鄉村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強師在線”實施“名家名師名校引領計劃”,聚焦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關鍵問題,組建協同引領專家庫,通過名家名師示范,對教師進行階梯式指導,引導教師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反思。
平臺既有的教研活動通常分為三個步驟:首先,由一名理論名家圍繞教師專業成長和新課改背景下的重要議題,進行具有理論前瞻性和學科引領性的講座;然后由一線名師或區域教研員以課標解讀、教學分析、同課異構、說課評課等方式,把專家理論應用到新課程實施的層面,并提供一定示范性課堂教學;在名家名師領航之后,由一所或幾所優秀名校圍繞新課改背景下的課例研究,開放本校研究課和校本教研活動,名家名師再對其進行針對性點評,幫助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名家名師名校引領計劃”中,鄉村教師在培訓學習之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在教研員的帶領下開展同主題教研,通過平臺“集體備課/磨課”的多人實時編輯功能,實現教師及時互動溝通,必要時邀請名家名師研討答疑。整個過程體現了研訓的一體化。同時,“強師在線”可為區域開設研修專區,根據區域需求整合匹配優質資源活動,為每一位教師設置任務清單,讓教師在參與培訓和教研時能根據任務安排靈活切換,提升教師學習效率。
探索校地合作,推進體系建設
“強師在線”作為協同諸多高校資源的教師成長研修平臺,未來將在優化資源供給、加強協同幫扶、抓實教研交流等多個方面持續探索。
為提高需求和資源的匹配度,下一步“強師在線”的優化重點將放在完善鄉村教師群體用戶畫像、持續推進課程資源切分上。鄉村教師群體對系統性知識和切片型案例教學有大量需求,平臺將嘗試按照教師的學習場景、學科知識圖譜建構、學習資源類型、授課教師身份等多個標簽界定課程資源,實現對研修資源的細分,滿足教師的不同需求。
“強師在線”作為教師教育領域的專業平臺,一方面承擔著支撐教師發展的重任,另一方面也需要為各地教育系統的教師能力評價提供成功的示范樣本,同時為教師的學歷提升提供引領與支撐。對此,“強師在線”在條件成熟時將聯動地方教育系統,通過北京師范大學同各地方政府開展校地合作的形式,推進平臺繼續教育學時學分和各地教育系統學時學分互認,促進教師能力和學歷的雙提升。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27日 第0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