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來自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的省政協委員,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深入協商議政、認真履職盡責、廣泛凝聚共識。
與會期間,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吳夢軍接受聯合日報兩會特別報道《同心逐夢》欄目專訪。在訪談中,吳夢軍圍繞省委書記林武講話,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委員提案、建議等,談心得、話感受、謀發展,展現政協履職新擔當新作為。

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吳夢軍(右一)做客《同心逐夢》欄目
專訪中,吳夢軍說道:“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省政協重點工作和五大平臺建設,講好委員履職故事,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省政協“產教融合?界別同心匯”牽頭委員,吳夢軍在過去一年里,就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組織了多次專題研討和調研活動,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對產教融合支持政策進行解讀,協商議政、建言獻策。她率隊走訪了近百家企業,調研企業生產情況、人才培養需求、科研合作思路等,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形成了《關于細化落實產教融合支持政策的建議》提案。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國家在“一體、兩翼、五重點”“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總體戰略布局上,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提出政策支持,明確優惠措施,將有效解決產教融合中長期存在的“合而不深”、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校熱企冷”等問題。但國家和省級相關文件宏觀指導屬性居多,“金融+財政+土地+信用”激勵措施在具體落實上還存在不夠細化、操作性不強、難以有效落地等問題。
為此,吳夢軍建議:一是細化政策措施,增強可操作性,讓“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支持政策看得見、摸得著,產教互融共生、校企雙向賦能;二是制定責任清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共推共進,讓好政策落地有聲;三是加大宣傳闡釋,提高相關政策社會知曉度,通過各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政策宣講、做好政策解讀,加快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招才引智創新發展,搭建產教融合科創平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再結碩果。
吳夢軍對職業教育就業情況也給予了高度關注。訪談中,她分享了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近年來的就業工作成績和經驗,強調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上必須和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專業及課程的設置要緊盯產業發展變化,讓學生掌握最新的產業技術技能。要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聯合培養人才,使學生能盡早體驗企業生產全過程,通過“訂單培養”“企業新型學徒制”等形式讓企業提前鎖定合適學生。
據悉,1月20日,山東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山東省職業教育條例》,其中第五十二條規定:“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和企業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激勵。”對此,吳夢軍建議,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出臺激勵政策扶持職業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拓展就業渠道。政府、學校、企業、行業應發揮各自主體責任,把產教融合賦能就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學生充分享受就業福祉。
據悉,2023年6月,由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牽頭成立了濟南市數字電商與現代服務業市域產教聯合體和產教融合共同體,“兩體”的成立匯聚了區域內眾多職業教育資源和企業,為推進職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積聚力量。對此,吳夢軍表示,希望以政協委員的力量,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鼓與呼,希望社會各界都能支持職業教育發展,讓職業教育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技能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職教力量。(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供稿)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