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第一臺稀土永磁電機、第一套長輸管道智能檢測系統、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科技創新成果發源地,沈陽工業大學一直堅持“校地融合、校企融合、軍民融合、國際合作”的發展戰略,推進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戰略性支撐作用,為區域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專業共建,校企融合育人才
沈陽工業大學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等多家企業開展“專業適配型”的“雙主體、緊耦合”深度合作,針對不同學生群體,采取“目標—方法—資源”配套的多種形式協同育人。校企雙方共同建設了分布式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及數字工場,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工作環境、優質的教學資源、實際的研發場景和豐富的實踐機會。同時,通過共同舉辦學科及雙創競賽,以賽促學、促教、促訓、促創,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產學結合,用真實項目學習提升能力
學校采用“O2O”(Online To Offline)培養模式,讓學生在真實項目和模擬項目開發過程中學習。部分課程和項目實訓采用企業實訓和實踐平臺輔導教學,部分課程和項目由企業教師進行線下講授、線上指導。利用企業的真實應用問題和場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專業視野,提升學生運用相關法規、技術標準、專業知識、工程技術原則和創新方法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打造“親產業、能創新、懂職場”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師資提升,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近年來,學校出臺六方面30余條引才育才舉措,探索建立起了“一人雙崗”“內外混合”等師資隊伍建設模式,鼓勵學科、專業帶頭人和企業領創者雙重身份并存,“雙師”“雙能”型教師并重。企業兼職教師定期到校開展職業素質、行業技術發展等主題講座,學校教師與企業教師共同開展教學研討,制定培養方案,組織編寫教學大綱、教案等教學材料,共同授課,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前沿技術緊密對接,構建學校與產業一體化的創新教育生態體系。
未來,學校將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抓住新時代發展機遇,致力于培養更多高質量創新應用型人才,為東北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