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包頭市第三十六中學積極肩負起培養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的責任,將青年教師作為教育改革創新的先鋒,創立“博鴻班”,并以“一班三臺五路徑”為主線,幫助青年教師發展,在九年一貫制教育體系下,做好“五步提升”成為實現中小學教育無縫銜接的關鍵課題。
“一班”:厚植根基育新苗
博鴻班于2022年設立,其名源于校訓“學向博鴻,止于至善”,寓意青年教師追求廣博與卓越,旨在成為青年教師的學習共同體和成長孵化器,涵蓋中小學青年教師,促進了跨學段、跨學科的交流。
2024年,博鴻班以“一班三臺五路徑”為主線,充分挖掘九年一貫制學校內涵。通過建立青年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實行導師制、開展各類培訓和聽課活動,為青年教師成長賦能,提升其教學能力,為學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臺”:搭建平臺助成長
在交流平臺共享經驗。博鴻班通過“博鴻講堂”“博鴻論壇”及獲獎教師經驗分享會等活動,為教師搭建交流平臺,打破時空限制,促進思想碰撞,推動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展示舞臺提升自我。開展青年教師匯報課等多種活動,設立“青年教師風采展示月”,鼓勵青年教師展示教學成果,接受點評與建議,增強自信,實現自我提升。
在比賽擂臺以賽促教。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營造競爭氛圍,激發進取心與創造力,發現人才,帶動教師隊伍素質提升。
博鴻班中小部集體教研培訓會
“五路徑”:多元發展強素養
聽即吸收,博采眾長拓視野。組織青年教師旁聽優秀課程,參加教育講座與工作坊,廣泛吸收先進理念與方法,拓寬視野,并要求及時反饋學習成果。
說即分享,交流互鑒聚智慧。建立“青年教師沙龍”,開展獲獎教師經驗分享會,鼓勵教師分享交流,促進深度思考,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讀即閱讀,書香為伴筑根基。推薦教育書籍資料,要求青年教師定期閱讀并撰寫筆記,通過開展假期共讀營等活動,提升理論素養,為教學提供支撐。
寫即思考,筆耕不輟提能力。鼓勵青年教師撰寫教學反思等,記錄教學點滴,反思提煉經驗,提升教育科研能力,青年教師在教學論文評選中表現出色。
管即厚愛,用心育人顯溫情。針對青年教師班主任工作難題,開設培訓主題,引導其學習管理策略,注重人文關懷,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培養有溫度的教育者。
博鴻班中小學段賽課經驗分享交流
“五步提升”:貫通銜接譜新篇
在博鴻班,中小學銜接培養工作意義重大。對此,學校從德育與智育兩大主題出發,分層次完善課程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組織跨學段教師共同精心設計課程,重點保障小學高年級與初中一年級課程的無縫銜接。一方面避免教學內容的斷層,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上能夠穩步推進;另一方面杜絕內容重復,提高學習效率,助力學生平穩過渡,為智育發展鋪就堅實道路。
鼓勵青年教師積極探索契合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學會主動獲取知識;同時,注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塑造,為中學階段更高層次的學習筑牢思維基礎,讓學生在智育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在德育方面,開展系統的心理健康培訓,提升教師應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專業能力。為每位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依據其個性特點提供精準化的輔導,全方位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為德育注入溫暖與關懷,讓學生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中茁壯成長。
不斷強化家校溝通,構建連續且穩固的合作機制。借助家長會、家訪等多樣化形式,增進家長對學校教育理念與學生在校情況的理解,贏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共同為學生的德育發展保駕護航。
建設跨學段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定期組織深度研討與經驗分享活動。促進不同學段教師之間的深度交流與融合,使教師能夠精準把握中小學銜接階段的教學要點,有效提升銜接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為德育與智育的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包頭市第三十六中學博鴻班將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持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