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學校線上教學質量如何把控?美術特色中學的美術專業教學質量如何評估……每一個管理者都在結合學校實際思考如何進行有效管理,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在辦學過程中,外部教育督導確實發揮了重要的監管和引領作用,但對于每天發生的新情況,每天要解決的新問題,卻仍顯“遠水難解近渴”。為了滿足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新需求,學校內部督導誕生并逐步發展起來。
1.推進內部督導,強化管理力度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督導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可見,教育督導已成為國家教育戰略中的重要舉措。“解決學校教育督導‘最后一公里’問題,關鍵在于建立學校內部督導制度,使學校形成自我診斷、自我矯正、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與主動發展的內部督導機制,使教育督導成為學校發展的內在需求。”內部督導與外部督導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配合、內外結合,確保教育督導落實、落細,切實為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服務。
2.更新管理理念,拓寬督導維度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教育督導的領域、維度都在不斷拓展,向著更具廣度、深度、溫度的方向發展。“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成為學校內部督導機制建立的基礎,促使內部督導的對象、方式發生著新的變化。如何從新的視角認識內部督導,將影響著內部督導的頂層設計和實際運行。
豐富內部督導的對象。第一,由督“教”向督“學”轉變。傳統的督導更多地關注教師課堂教學效果,但是隨著教育的發展,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逐漸成為教師們的共識,因此,學生的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將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維度。內部督導時,需要在關注教師“教”的基礎上,更加聚焦學生的“學”。第二,由督“教學、德育”向督“辦學全流程”轉變。有些學校的內部督導工作僅重視教學、德育的質量,對行政管理效能的監控不夠重視。實際上,學校行政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財產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與教育教學密不可分。學校既要落實依法辦學、規范辦學,又要向行政管理要效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育教學的有序推進。因此,學校的內部督導應面向辦學全流程、各環節展開。第三,由督“已有成果”向督“未來規劃”轉變。部分內部督導工作僅重視“已有成果”的檢查,僅進行學校辦學經驗的展示和分享,卻忽視了對學校未來發展的前瞻性研究和督導,使內部督導滯后。因此,內部督導不僅需要面向過去,更要面向未來,開展項目研究式的內部督導,圍繞學校發展中的重難點問題,基于對學校長遠發展的考慮,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內部督導成為學校辦學的“領航者”和“方向標”。
創新內部督導的形式。第一,由“節點性”督導向“日常化”督導轉變。無論是每月一次的下校督導,還是經常性的電話督導,對于加強大政方針的總體引領都有著重要意義,但受人力、物力等的限制,無法做到駐校督導。而內部督導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可以結合每日發生的新情況,實現督導的常態化、實時化。第二,由“校園”督導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督導轉變。疫情防控期間,教育督導如何發生?如何有效監控教育質量?這給所有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因此,內部督導絕不能僅限于校園的空間場域,而應打破空間的壁壘,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推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內部督導,確保隔空關愛、隔空指導、隔空監管,讓學校的督導時時“在線”。第三,由“小數據”督導向“大數據”督導轉變。在教育督導過程中,有些督導工作僅建立在“小數據”的基礎上,由于數據有限,甚至采集不規范,影響了督導的效果。學校內部督導可以基于“大數據”技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海量數據的采集、統計、分析等工作,促使內部督導更加科學、高效。
3.完善管理體系,創新督導舉措
建立內部督導機制,對于學校辦學管理體制實際上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現有的職能部門之外,增設了一整套監督管理機構,可以促進學校民主、科學管理。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監督機構。目前,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由校長牽頭建立內部督導的相關領導小組、監督機構,可以為內部督導工作提供強大的支持。同時,學校也需要發揮教代會的監督職能,對于校領導的工作進行民主監督,使督導的范圍涵蓋辦學各環節。
完善督導機制,加強理論研究。內部督導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機制,實現督導有序化、規范化。內部督導要發揮其先天優勢,結合學校每天發生的新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即提即辦”,推進落實。同時,也要加強理論研究,不斷完善督導機制,充分發揮內部督導的作用。
建立督導隊伍,實施人才培養。需要拓寬管理思維,建立專兼職督導員隊伍,將教師、學生、家長、外聘專家等融入其中。加強督導隊伍培訓,明確督導目的,如內部教學督導不是挑毛病,而是“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為教學活動提供更加和諧、愉快的環境,使教師在潛移默化中改進工作”。學校要加強系統性、多樣性的督導方法運用的培訓,提高內部督導質量。
實現“四位一體”,創新督導舉措。在內部督導中,學校應該實現“閉環管理”,將“督、評、導、改”四位一體,統籌安排,使內部督導收獲奇效。一是開展“常態化”督導。內部督導也需要具有“中國速度”,絕不能滯后,甚至應該在教育教學、行政管理工作中常態化發生,開展過程性的監管,避免負面輿情,為學校發展提供智慧支持。二是進行多元化評價。內部督導需要研究評價體系,實現多元化評價。比如,教學評價不僅關注考試成績,還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傾聽、閱讀、交流、分享等能力的考查,學生學業作品成果的展示,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價。三是加強“正向激勵”指導。為了避免師生產生抵觸情緒,內部督導應該以正向激勵為主,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對于有困難、有問題的教職工,不要以冷冰冰的監管面孔出現,而應給予溫暖的指導和幫助,確保內部督導切實為師生服務。四是推進“實時性”整改。對于督導中呈現的優秀成果,需要及時推廣、宣傳;對于發現的問題,需要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進度表,及時反饋整改情況,開展階段性整改督查,讓內部督導落地有聲,產生實效。(作者王澤旭,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屬中學校長)
《北京教育》雜志普教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