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趙巖 通訊員 劉茜)山西省積極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驗區,于2021年2月由山西大學和山西大地環境公司聯合籌建成立山西省黃河實驗室。
作為該省“十四五”期間首批重點建設的10個省級實驗室之一,黃河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依托山西大學基礎學科優勢和山西大地環境公司技術產業化優勢,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開展從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到成果轉化、產業示范的全鏈條創新研究,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21年3月,實驗室邀請11名院士在內的20余名專家進行建設方案和實施方案論證,確定實驗室將重點開展水土保持與泥沙治理、煤基產業污染控制和環境質量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等6大方向的研究。
為完善機制,2021年8月,實驗室成立了由12名院士和9名知名教授組成的學術委員會,邀請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倪晉仁為實驗室主任,并成立了院士、國家杰青等高層次人才領銜的研究團隊。
目前,該實驗室圍繞“減碳”“增水”“保土”“強文化”等核心任務,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突破煤基廢棄資源的清潔低碳利用技術,實現了煤矸石和煤泥等固廢共消納2.2億噸,新增銷售收入110億元,新增利稅38.6億元。“煤矸石煤泥清潔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山西高原國土空間治理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集成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山西省2020年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實驗室與科技部、省科技廳、呂梁市政府開展戰略合作,擬每年投入1億元用于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與山西大地環境公司共建“大地生態環境產業研究院”“大地環境學院”等產教融合平臺。全面開展科研攻關和實用人才培養,打造固廢資源化利用、礦區生態修復、土地提標整治等50億元的產業技術示范工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國家和山西省生態建設。
下一步,山西省黃河實驗室力爭用2年時間初步建成獨立法人架構,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到2025年推出20—30項核心技術,實現10—20項產業示范,努力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