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畢業真高興,大家比我更高興。能升入高一級學校,學更多的知識,更好地建設祖國。我響應黨的號召,去當新式農民,決心做個好農民。駕起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個好工人建設祖國;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同學們,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競賽吧。老師們,請你們看我們的行動吧。”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刊登在《人民日報》上。雷鋒的名字隨之傳遍神州大地,全國掀起群眾性學雷鋒活動高潮。
時光倏然走過60年。2023年,在早春的暖陽里,踏著雷鋒的足跡,重拾那些熟悉的故事、熟悉的名字、熟悉的旋律。在雷鋒故居,在雷鋒就讀的荷葉壩完全小學,在雷鋒生平事跡陳列館,在紀念館高聳的紀念碑前……凝視那些閃光的歲月,無論我們隔多久、再讀多少次他的故事,總會讀出新的感動。
1950年夏天,10歲的雷鋒被安慶鄉鄉長彭德茂親自送進學校免費讀書。雷鋒深知,是祖國和人民培育了他,所以心懷感恩的他,在畢業小學典禮上樹立了三個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而后,雷鋒短暫的生命里,在選擇職業時總是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作為標準,對于雷鋒來說,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才是他精神的靈魂。作為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并不會因為流年而枯榮,反而因為歷久而彌新。
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思政名師郭曉芳,傾心打造沉浸式思政微課堂,從全新的層面、從青少年視角發現雷鋒,穿越時空、走近雷鋒,重溫雷鋒在畢業典禮上閃耀的心聲,重現那顆滾燙的少年赤子心!
在《雷鋒日記》中,有這樣的警句:“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如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更需要青少年向陽、向上、向善成長,自覺把個人追求融入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段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