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趙遵強)“現場聆聽了李克強總理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特別是報告中提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高等教育創新’‘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等,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科技創新和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比珖f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思金說。
劉思金認為,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融合,使我們的社會正在發展成為一個物理與數字、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的世界。近期影響全球的ChatGPT,將人們的視線再次聚焦在人工智能領域,也使人們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走入日常,成為通用化、普及化工具將成為可能。而醫療領域也是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集中、廣泛應用的場景之一,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生物技術等為突破口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正深刻影響著醫療領域,帶來技術革新和服務模式的轉變,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護航,積極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劉思金建議,高等醫學院校應該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新醫科”建設為己任,積極探索“醫學+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要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匯聚起一批潛心醫學人工智能研究的海內外優秀高層次人才隊伍。要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國內外高校、醫院、科研院所、頭部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大力開展醫工、醫理、醫信等交叉學科研究,爭取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同時,要進一步加快醫學人工智能創新拔尖人才培養,設立醫工結合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開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以滿足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術等推動形成的衛生健康行業新業態對人才的需求,為健康中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