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謝小玲 虢碧瑩)近日,湖北武漢經開區龍湖幼兒園熱鬧非凡,該園大一班的小朋友們手持龍珠,舞起彩龍。
龍湖幼兒園園長崔妮介紹說:“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幼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和喜愛,我們將非遺文化融入迎新年活動中,在非遺文化體驗活動中傳承中國年。”
“這樣的活化傳承,在孩子心底種下非遺文化的種子,讓非遺文化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紛紛表示。
為傳承和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武漢經開區通過實踐探究、游園體驗、環境浸潤等,多措并舉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非遺是活的文化,學校將非遺傳承融入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操作與探究式學習中。在節日課程中,非遺傳承人帶領學生動手操作,了解非遺制作技藝;實踐作業里,利用互聯網優質資源,擴大非遺進校園的渠道,讓學生跟隨網絡大課堂進行動手實踐。”武漢經開區萬家湖小學校長劉方敏表示,學校還將優秀非遺項目請進校園,邀請家長進校講解戲曲知識,利用社區、教育基地等力量,讓非遺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在非遺進校園中,武漢經開區永久幼兒園還與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開展深度合作,探索非遺文化與幼兒園課程的融合路徑,將非遺文化滲透到園所環境創設和區角活動中,融入幼兒園“四葉草美育課程”中,在幼兒的心中播下認知、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種子,從小培養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永久幼兒園園長李黃華表示,該園還通過“非遺風貌區”“二十四節氣立體展示墻”等非遺文化環境的打造,讓幼兒們感受到非遺文化的別樣韻味,最大程度發揮環境育人的隱性教育價值。
武漢經開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熊白莉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遺產資源的教育轉化,經開區還以中國傳統節日為出發點,把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引進課堂、融入生活,并依托社區非遺資源,推進活動常態化開展,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無限魅力,讓非遺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