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范艷云 章昕妍 記者 龍超凡)近日,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閩臺茶緣”實踐隊奔赴福建大田縣,以兩岸茶文化為線索,走進智慧茶園展示中心、大仙峰·茶美人景區、大田美人茶文創園等地,調研美人茶的發展歷程,深入探究美人茶“三茶”發展的奧秘。
“傳承千古韻,一茶兩岸情。”美人茶緣起臺灣,成于大田,是海峽兩岸協作發展的智慧結晶。
海峽兩岸美人茶“茶王”鄧國光以自己接觸美人茶行業的經歷和祖孫三代傳承茶藝的故事,向實踐隊展示兩岸美人茶的融合發展歷程,訴說個人情懷和對兩岸茶業未來發展的期待,盼望雙方能夠互相學習、耐心磨合。
步入智慧茶園展示中心,實踐隊員跟隨展區負責人的介紹,切實了解美人茶的千年茶緣、發展歷程,親身感受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養性的民間茶俗。
“海峽兩岸茶業源源不斷的活動交流、技藝切磋,對茶文化的融合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助力作用。”三雅道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王婉娜說。
“這塊種植基地20年來都沒有打農藥。其他的茶葉可能是越青綠越好,但是美人茶不同,它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中生長起來,經過小綠葉蟬的咬食,口感才能變得蜜香、清甜。”大方廣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春介紹。
走訪大方廣茶業基地,實踐隊與當地的茶農座談交流,近距離觀看茶農掐尖、采摘茶葉過程,仔細了解小綠葉蟬叮咬對美人茶獨特香味形成的影響,學習“采摘、萎調、涼青、做青、發酵、殺青、回潤、揉捻、烘干”制茶九藝,親口品嘗醇綿如蜜的美人茶香,體會禪茶一味、五顏六香、入口甘柔的“三貴”特質。
“在拍攝兩岸茶文化視頻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一枝一葉總關情’。美人茶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是兩岸茶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集中體現。”實踐隊負責人張金香在實踐過程中收獲滿滿,感悟良多。
躬耕實踐,助力茶產業宣傳推廣。實踐隊前往茶園采訪茶農,拍攝記錄茶產業發展實況,利用無人機航拍美人茶宣傳視頻,制作系列茶工藝微電影,并結合實踐成果與感悟,開展“暖暖一壺茶,濃濃兩岸情”主題思政宣講活動,用短視頻助力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直播間里,實踐隊隊員羅藝行、曾鳳瀅結合茶葉特色,發揮專業特長,助力當地茶農直播帶貨,利用網絡平臺宣傳推廣茶品,擴大美人茶品牌知名度。
“用實際行動將茶業發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有助于鍛煉學生專業能力,加深文傳學子對兩岸茶文化的理解,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融合。”實踐隊指導老師范艷云表示,要基于學生的思鄉情懷,激發廣大師生返家鄉做貢獻的思想自覺,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和地方優勢,以青春之力助推兩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