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 通訊員 徐寧慧 陳弈真)在剛剛過去的寒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以理論宣講與主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龍年筑夢,青春返家鄉”系列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把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學院學科特色,引導學生在“過去”與“現在”的交匯中了解家鄉發展歷程,在“變遷”與“振興”的征程中感受家鄉發展的蓬勃脈動,深刻體悟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堅定為家鄉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的決心。
寒假期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的一批大學生參與基層政務實踐、了解社會運行機制,為地方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來自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的徐寧慧報名了“青鳥計劃”,被分配在車站街道辦事處宣傳部,在近一個月的政務實踐中完成39篇輿情撰寫、3篇約稿上報以及3份社區推送制作。來自河北省廊坊市的馬文韜一直在關注家鄉居民的住房問題,這個寒假他進入廊坊市廣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政務實踐。“我的工作是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幫助公務人員監督工程質量并保障工人安全,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馬文韜的工作為家鄉的住房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
還有一批大學生加入志愿服務隊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2023級學生曹云,攜手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計生協會,多次深入鄉下進行智慧化服務空巢病困老人、高齡獨居老人、特扶家庭、殘疾人家庭,累計向38戶家庭送去年夜飯、米面油等年味愛心福利,并為患有高血壓、風濕等慢性疾病的人員送去電磁波治療器等醫用器械。
據統計,整個假期,學院各團隊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500小時,幫扶覆蓋人數超過2000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輔導員李茂粟表示,學院每年寒假都會組織學生返鄉參加社會實踐,引領學生用所學所知建設家鄉,回饋家鄉。下一步,學院將持續發揮學院學科優勢特長,創設寒假社會實踐育人體系,完善實踐模式和考核評價機制,保障寒假實踐成果落到實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