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胡若晗 記者 梁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在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看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要落到教育領域,賦能教育強國建設,助力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剛需命題。今年兩會上,劉慶峰就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兩方面的建議。
“認知大模型掀起通用人工智能的全新熱潮,改變了知識生產、知識傳播方式,將對教育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劉慶峰介紹,目前,基于國產大模型的相關應用在教育領域已取得諸多實踐成果,具備廣闊應用空間。因此,劉慶峰建議,加快大模型賦能教育強國建設進程。
具體而言,一是加快構建基于國產底座的教育專屬大模型,并在自主可控的算力平臺上持續進化。“要讓孩子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面向未來,成為更有競爭力、想象力、創造力的新人類。”劉慶峰說。二是充分利用通用大模型對現有的教學方式和工具進行升級,建設多學科智能教師助手,優先從數學、科學、信息科技、語言、心理等學科入手,賦能因材施教,助力“五育”并舉,推動教育優質均衡與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劉慶峰始終關注著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他認為,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之一,“如今,利用大模型的醫學人工智能能力、多模態交互和虛擬人技術對學生進行心理篩查和輔導,已經取得良好試點成效”。
在今年兩會上,劉慶峰提出,以大模型技術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篩查與干預水平,呵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一是要設立專項攻關項目,加強認知大模型技術在青少年心理問題篩查和干預領域的科學研究,并制定相關標準。二是要搭建醫教互聯的青少年心理問題預防、預警、干預的動態追蹤管理平臺,提升篩查覆蓋率、預警準確率、心理輔導覆蓋率和干預閉環率。三是要利用認知大模型輔助提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覆蓋面和有效性。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