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胡若晗 記者 梁丹)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海潮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醫學院校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不斷深入,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醫學教育體系。同時他指出,作為臨床醫師執照考試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一直處于低位,這對于培養周期長、成本高的臨床醫學教育而言意味著巨大的資源浪費,同時也間接導致培養質量較低,是醫療衛生事業高水平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為此,李海潮建議借鑒國際經驗,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調整為兩段式。第一階段考試可以安排在院校教育第四年末(見習結束)進行,考試內容全面涵蓋基礎醫學學科和臨床醫學主要學科內容,充分體現基礎和臨床知識的整合;第二階段時間不變,同時合理減少對基礎知識的考核,加強臨床思維能力考核,這樣更符合住院醫師階段的知識和能力結構。
“兩段式考試可以分別對院校教育和畢業后教育進行評價,有利于明確各階段在人才培養中的責任。”在李海潮看來,調整后的第一階段考試更能反映醫學生的合理知識結構,從而倒逼醫學院校開展“整合課程”建設。第一階段未通過者可以早期分流,以免造成能力不合格的醫學生進入到畢業后教育階段,再因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不合格而使分流滯后。同時,院校整體考試結果也可為招生規模提供重要參考。
同時,李海潮還建議將研究生入學理論考試前移,和上述第一階段考試合并。“其優勢在于,理論考試提前后,醫學生會專注于臨床實習,從而有效避免目前研究生入學考試對臨床實習沖擊嚴重的現狀。”李海潮說,在研究生復試的考試設計方面,可以主要考核臨床實踐能力,發揮考試的指揮棒作用,加強醫學院校對臨床實習階段實踐教學的重視,推動“勝任力導向”的醫學教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