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孟崇)“天津是座易守難攻的城市,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嚴防死守,解放軍戰士發揚斗爭精神,堅定地選擇‘用戰斗去解決敵人’。這面布滿彈孔的戰旗,生動展現出解放軍攻破民權門時戰斗異常激烈……”近日,位于天津市紅橋區的平津戰役紀念館里,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李晶正在為學生們講授平津戰役相關知識。40余名學生將老師團團圍住,聽得聚精會神。

平津戰役紀念館里的思政課。學校供圖
據了解,天津理工大學在本學期著力打造的沉浸式、互動式“知行課堂”思政課。此次除了思政課教師外,學校還邀請專業課教師、輔導員,以及平津戰役紀念館講解員現場共同授課。
在紀念館內,講解員從一件件飽經滄桑的歷史文物展開,帶領大家共同回顧解放軍英勇奮戰、奪取勝利的光輝歲月。“在紅色場館上課感覺很特別,革命文物看得見、摸得著,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吸收率高。解放戰爭慘烈場景歷歷在目,我們青年學子要珍惜紅色江山,增強斗爭精神。”天津理工大學2023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劉旋說。
在場館內金湯橋模型前,天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劉歡帶領學生們重溫天津解放時戰士們勝利會師的場景。“大家有誰知道平津戰役中金湯橋會師的歷史事件呢?”劉歡從金湯橋的地理位置、天津獨特的歷史文化等內容展開,講述天津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重要地位,鼓勵大家將個人成長融入社會發展。
在場館外的勝利廣場上,天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欣正在一輛坦克前向學生們發問:“大家了解眼前這輛功臣號坦克嗎?大家清楚材料專業知識在坦克上有哪些應用嗎?如何研制復合裝甲降低穿甲彈的穿透能力?”看到學生們對眼前的坦克產生了濃厚興趣,張欣著重介紹了坦克的特點以及材料專業知識在坦克上的廣泛應用,并激勵學生們堅定專業信心,勇于科技創新。
天津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濤告訴記者,學校高度重視“大思政課”建設,由黨委宣傳部牽頭,馬克思主義學院、各部門協同配合,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引導學生在行走中接受思政教育,以多維度、全覆蓋、沉浸式教學模式,將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