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首頁>檢索頁>當前

抓好提升高校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四大問題

發布時間:2024-05-17 作者:嚴純華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高等教育》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基礎是教育,龍頭是高等教育,動力是創新,根本靠人才。世界強國崛起無一不靠先進教育的發軔和支撐,世界科學中心的每一次轉移也均源于教育引領。當今世界正處于多重不確定因素疊加的“十字路口”,更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帶給人類冷靜、清醒和睿智。高校應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增強歷史主動精神和戰略思維,統籌推進先進育人文化建設、學科專業發展重塑、教育教學要素整體優化、教師能力提升,全方位優化育人體系、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服務支撐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牢記人才培養首要任務,加快推進先進育人文化建設

回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歷史,最早的辦學目的主要在于知識傳承和文化弘揚,教學和育人是大學貫穿始終的首要任務。十九世紀初期,世紀交替之際,全世界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共同的回顧反思期,形成了重視本科教育、回歸大學初心、倡導專業整合、改革教學內容和技術、重視信息技術和實踐技能提升的共識。

當前,我國高校管理基本是按照“學?!獙W院—學科&專業—干部、教師、學生”的層級模式,雖然各級的育人初心一致,但發展訴求各有側重。而對于教學組織和管理來說,其基本規律應是“學科&專業—教師、學生—學院—學校”。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是主體、學生為中心,學科和專業是教學組織的基本單元,知識傳承創新、人類文化文明進化和生活質量提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是教學改革的標的。學院是教學工作的責任單元,也是實現科學、公平評價和教研平衡的關鍵,必須把握相關學科和專業的國內外發展動向,對專業課程體系、培養過程、教學質量進行把控。學校提供資源配置方案、績效評估原則,研究大學、學科和專業的發展趨勢和規律,根據實際提出學科和專業發展、增減要求,指導和督促學院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當前,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如果單純做研究,研究院所和企業可能比大學更“專業”。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首先必須關注教育。同時,對于人才培養的主體教師來說,教學是天職,屬耗時費力的抱石上山過程;科研是興趣和需求,是滾石下山過程;科學公平的評價和績效體系就成了杠桿支點。為此,高校應始終把教育教學作為立校之本、強校之基和發展的生命線,在教師評優評獎、績效評價、晉升晉級等方面,充分肯定教學貢獻,切實形成教學與科研平衡、教學重于科研的良好氛圍。要進一步強化“校院系(教研室、課程組、教學中心、實驗實訓中心)三級建制、兩級管理、重心在院”的教學管理體制,深化基層教學組織和教學團隊建設,增強學院的教學管理自主權,讓學院真正承擔起教學管理、改革、審議和決策的職能。要充分用好評價和績效體系這一杠桿支點,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引導全校樹牢“把錢花在教學、花在學生成長上是最值得的投入”的思想觀念,加快培育和弘揚優秀育人文化。

強化交叉融合,加快推進學科專業發展與重塑

當今世界,一切科學問題、工程技術問題都不是依靠單一的、基于“理想模型”的教育所能解決的,而是需要由多學科多領域相互交叉、融合支撐來合力解答。對于大學來說,學科是為研究而設的結構單元,專業是為教與學而設的單元,學科和專業是人為設定的,學科是專業的研究平臺、專業是學科的教學界面,它們都是人才培養的基本組織。學科設置因科研方向的靈動和問題導向的需求而易變,專業設置則因知識傳承的相對滯后、教學體系建設的周期性、用人單位的理解性等原因而緩變。從全球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來看,從斯坦福大學1998年推出“Bio-X計劃”,到哈佛大學2007年成立第一個“跨學院系”——干細胞與再生生物學系,再到2022年5月第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將“推動跨學科、超學科的開放和交流”列為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六大變革方向之一,多領域交叉融合已成為高等教育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的潮流和趨勢。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密集出臺了一批加快交叉學科建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的政策文件,加速推進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育人。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2022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交叉學科發展引導機制”“創新交叉融合機制”等重點任務。截至2024年1月,全國新增了量子科學與技術等39個目錄外一級交叉學科點和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等6196個目錄外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點。

高校應遵循學科底層邏輯,按照“強化學科交叉、淡化專業壁壘”原則,創新探索面向對象或問題的學術組織設置模式,優化調整學科專業甚至院系組織體系,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創造交叉環境生態,形成問題導向的綜合知識傳授和實踐訓練體系。要整合資源搭建交叉平臺,鼓勵不同學科的師生深化交流、互鑒互促,以一流科研成果反哺一線教學,合力開發體現多學科融合的校本課程,不斷提高跨學科培養人才的意識和能力。要重塑教育教學組織形式,主動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完善與科技前沿技術領域相關、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連接的微專業、跨學科課程等體系,有針對性地擴充學生的跨學科知識、提升工程實踐能力。

面向智能時代,加快推進教育教學要素整體優化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人類社會將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在這個智能時代,大學與社會的“圍墻”將被打破,大學不僅要保持思想和文化引領上的“象牙塔”、科學和技術創新的“發動機”地位,還將更多關切貧困、教育、健康、環境、氣候、生態、資源等全球經濟、文化、文明和永續共生問題。

人才培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等教育的開放,不僅體現在突破以地域邊界為代表的物理“圍墻”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更應體現在人才培養各環節聯動、各要素集成、各主體協同等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深化高等教育體系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改革,體系化推進教育教學組織模式、培養機制、內容方法、理論實踐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高等教育的規模、結構、質量顯著提升。但客觀來看,我國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著廣義上的“開放”程度不高、內涵不深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招生—培養—就業”聯動不夠,課程體系、模塊和內容、教學技術、教材建設缺乏系統性,本研貫通尚未實現連續學程與育人要素貫通相統一等。

高校應依托于信息技術廣泛匯聚國內外優質教育和創新資源,加速提升優質課程供給能力,加快構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為學生創造多資源開發、多情景展現、多形式交流的學習環境。要著眼人才培養全周期,加快優化“招生—培養—深造—就業”育人鏈。在這個鏈條中,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教&學&研”的質量;培養質量決定招生、深造和就業水平,后者是人才培養質量的直接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高等教育“魚”“漁”兼授的必然要求,旨在使學生具備應對未來生活和職業挑戰的基本素質。要注重課程、教材、實踐以及考核指標等的整體性、模塊化建設,構建適應“數字一代”大學生認知規律,適應科學前沿拓展、技術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模式和載體,健全完善本研長周期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精深并重”學習。同時,要不斷改進“思政課程”的教學形式,使之與“課程思政”相協同,在不同的階段給予學生“入湯有味的鹽”,真正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成才。

促進數智賦能,加快推進教師隊伍能力建設

教育數字化轉型已成世界大勢、時代所需,并將成為提高高等教育全球競爭力、影響力的關鍵。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將逐漸成為像數學、哲學一樣的基礎性通識課程。同時,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均衡化也將在信息化技術的賦能下,以數字化教育的形式獲得推進。2023年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技術運用于教育:誰來做主》(《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 terms》)指出,技術應用于教育的實際效果受整體環境、教師意愿和準備程度、教育水平和國家收入等多種要素影響;“技術融入教育”重點應該放在學習成果上“為改善學習助力”,而不是放在數字輸入上。這更加強調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價值理性原則,為數字教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我國大力部署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發布了一系列教育數字化的標準規范,持續做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在全球數字教育發展中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但客觀來看,我國教育數字化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以教師綜合素養與教育數字化發展協調性不夠為主要矛盾,這極大影響了數智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效能。

高校應遵循教育的數智化特性,加快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圍繞教師“精準教”、學生“個性學”這一目標努力提高教師適應數智時代的綜合素養,包括但不限于數字化思維方式、多學科交叉的知識結構、知識再生產能力、數字素養和技能等,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數智化的教師隊伍。要增強教師育人自覺,進一步強化教學實績在教師榮譽體系和考核評價中的主導作用,提升教師的教學成就感,促使其由“要我教學、要我發展”轉變為“我要教學、我要發展”的主動追求。對于教學活動,課堂是否精彩依托于教學技能,是否有效依托于教學經驗,是否有內涵則依托于教學知識。要加快構建完善融通教師職前和職后教學能力發展體系,有組織地組織教師交流、培訓、進修,切實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多媒體互動交互教學能力,引導教師主動為學生提供問題導向、集成式的知識學習過程,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和質量,源源不斷培養大批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作者嚴純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

(原載2024年第6期《中國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亚洲天堂偷拍| 老司机午夜免费精品视频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欧美成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夜夜嗨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捆绑美女|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亚洲精选一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色产综合产在线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一区|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自拍偷拍视频|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 9l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丝袜|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区|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黄免费看| 在线国产精品播放| 免费视频一区| 99re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日本网| 亚洲视频电影图片偷拍一区| 欧美午夜宅男影院|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欧美午夜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软件|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欧美成ee人免费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丝袜|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99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爱| 亚洲第一精品夜夜躁人人爽|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二区| 亚洲美女av网站|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中文在线看| 欧美一区亚洲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宅男影院| 免费在线欧美视频| 久久www成人_看片免费不卡|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直播精品电影| 欧美激情网友自拍| 久久精品最新地址| 亚洲毛片播放|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视频综合在线| 欧美午夜大胆人体| 欧美成人一品| 久久五月天婷婷|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亚洲自拍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婷婷| 一区在线电影| 国产一区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最新自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樱花|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欧美人与性动交cc0o| 欧美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一区二区动漫| 亚洲视频欧美在线| 亚洲深夜福利| 亚洲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黄| 99热这里只有精品8|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伊人影院久久| 韩国精品在线观看| 黄色亚洲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 伊人成年综合电影网| 悠悠资源网亚洲青|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午夜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在线视频| 中文日韩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α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在线精品亚洲|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男人的天堂亚洲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 午夜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系列| 欧美韩日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 日韩视频亚洲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 欧美激情第六页| 国产精品入口夜色视频大尺度| 国产视频精品网| 亚洲精品四区| 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麻豆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日本欧美| 亚洲视频久久|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网| 欧美日韩国产bt| 亚洲电影天堂av| 欧美在线亚洲在线| 欧美无乱码久久久免费午夜一区| 在线免费观看日本一区| 午夜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男同1069视频| 欧美日韩伦理在线免费|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chinese|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观| 欧美在线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乱看| 亚洲中午字幕| 欧美亚州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专区|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级|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国产精品综合不卡av| 午夜电影亚洲|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激情视频一区| 猛男gaygay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1234| 欧美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亚洲麻豆av|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高潮| 中国成人黄色视屏|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三级 | 久久久亚洲影院你懂的|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8v| 一本色道88久久加勒比精品| 欧美性感一类影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狠久久av成人天堂| 欧美岛国激情|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欧美成人三级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三区四| 久久免费国产| 一卡二卡3卡四卡高清精品视频 | 久久久久www| 亚洲精品之草原avav久久| 国产精品网站视频| 农村妇女精品| 欧美一级精品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