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是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的特色食材,有助于和胃醒脾、化濕消滯。但是春砂仁具有揮發性氣味,味道濃烈難聞。如何讓春砂仁被更多人接受,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果”?
嶺南師范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生劉政及其團隊利用專業知識,充分挖掘春砂仁的養胃功效,進行了百余次提取液配比調整和試驗樣品改良,創造性地推出春砂仁養胃系列新資源食品。目前,團隊已與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達成合作,構建起“研發、生產、銷售、售后”一體化的商業模式。
“學校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將其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嶺南師范學院雙創學院副院長劉金祥介紹說,近年來,嶺南師范學院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圍繞創意、創作、創新貫通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課程體系、平臺、賽事等層面發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育創新人才。
嶺南師范學院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創新創業類課程,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創新創業課程中,學院特別邀請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知名粵菜師傅參與課程開發和教學工作,將專業教學和餐飲行業緊密結合,拓寬學生的視野,促使他們在實踐中迸發創新靈感。
學院依托“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積極整合餐飲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創業指導、資金支持、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幫助,助力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落地。課程激發了學生將粵菜文化與現代餐飲理念相結合的創新思維,推動了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多元化發展。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在“挑戰杯”等創新創業比賽中屢獲佳績,其中2018級學生黃文權和2019級學生陳德鵬還將項目轉化為實際的創業實踐,成立了公司。
為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學生給予全力支持,嶺南師范學院提供一體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該平臺依托14個省級教學平臺、25個省級科研平臺和4個湛江市重點實驗室,校內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覆蓋全校73個專業。
此外,嶺南師范學院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園區功能齊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于2021年5月成功獲批湛江市眾創空間。目前在園孵化創業團隊65支,包括注冊企業28家。
嶺南師范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以賽促創,賽創融合,以賽事助推創新創業教育。針對大學生創新競賽、學科競賽等重大比賽,學校提前謀劃參賽,重點培育團隊,爭取量質齊升。
“我們研發的新型農藥智能霧化噴灑設備靠軟件調節,就能實現農藥霧化粒徑10至220微米可調,靈活推進低矮蔬菜作物噴灑與高植株果樹作業模式。”說起自己參賽的創新項目“潤物細無聲——農藥智能霧化技術領跑者”,嶺南師范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學生許錦潤滔滔不絕。
得益于學院“選苗育種”,該項目團隊在組建初期就得到學院師資、資源等方面的幫助,能夠深耕產品研發,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競賽優勢。團隊將競賽當作“磨刀石”,在競賽中耐心打磨產品,培養科研能力,提升創新素養。
“歷經三次迭代,產品目前可以節省25%至30%的農藥,減少消耗36%的燃料。”許錦潤自豪地說,項目曾獲“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等。
同時,學校積極舉辦創新創業賽事,展示創新創業教育辦學實力。前不久,學校正式獲批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廣東省分賽承辦權,這是該賽廣東省分賽承辦地第一次走出珠三角,來到粵西。
學生在火熱的創新創業實踐中,不斷提高創新創業素養。據了解,在第十四屆“挑戰杯·廣州工行”廣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終審決賽中,嶺南師范學院共斬獲金獎4項、銀獎3項、銅獎8項。其中金獎數量排名首次躍升至全省高校第9位(并列),團體總分排名亦創歷史新高。近年來,學校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396項,獲“互聯網+”大賽國賽2銅,省賽8銀19銅。(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劉盾 通訊員 林華婷 劉坤章)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