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記者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由人社部主辦的職引未來——2024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近日圓滿結束,取得較好效果。
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作為人社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抓手,各級人社部門協同發力,縱橫聯動,加強服務供給,加大宣傳力度,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活動期間,各地招聘市場火熱,供需兩端“雙向奔赴”,線上線下共舉辦1.8萬場招聘會,發動近60萬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超過1300萬個,參與求職人數超過1300萬人次,提供崗位數、參與求職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提升。
為能將就業服務更好地輻射到高校畢業生群體,各級人社部門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推出各具特色的就業服務。實地探訪企業與高校,充分了解市場需求與變化,與企業和畢業生深入交流,整合供求資源,推動求職者與崗位精準適配,推動就業質的有效提升。會前梳理崗位信息,做好崗位預熱,發動各類媒體對活動大力宣傳,把招聘會信息提前推送到高校畢業生群體,實現線上匹配在前,現場對接在后,加速求職招聘進程。會后及時跟進企業與求職者的反饋情況,梳理完善招聘會流程,提高群眾滿意度。部分地方設立定期回訪機制,密切追蹤企業招聘進展。
為更好服務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促進青年人才在區域間優化配置,成功舉辦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西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活動。每場區域性活動,區域內省市均積極響應,挖掘高質量崗位資源,主動對接當地高校,拓寬人才引進和輸出雙渠道,促進資源高效共享和匹配。邀請行業內專家結合區域內產業結構特點,分享行業發展趨勢,助力引導青年人才精準定位職業路徑。同時,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簽訂合作協議,構建區域青年人才交流的長效機制,確立以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為平臺,輪流主辦區域專場活動,充分發揮各地在人才、產業和區位方面的優勢,加強合作融通,打造青年人才交流服務品牌。
各地注重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活動內容,為求職者帶來便利的同時,提供更好的求職體驗。打造智慧數字平臺,通過搭建線上求職平臺,為畢業生提供招聘會信息和招聘崗位查詢、在線投遞簡歷、跟蹤應聘進程等就業服務,同時也方便未到場的畢業生“云”求職。各地、各參與機構充分利用市場、商業中心、產業園區高流量優勢,將活動直接融入公眾日常生活。通過設置宣傳點、派發宣傳資料、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系統、信息公告欄展示以及社區廣播等方式,確保信息直達居民手里,營造廣泛參與的濃厚氛圍。企業宣講是求職者了解企業的有效途徑。山西、寧夏等地在活動現場設置企業路演環節,組織企業通過現場集中宣講與互動,直觀展現企業文化、團隊風貌及工作環境,加深求職者對企業的認知,提升供求匹配度。探索就業服務新路徑,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搭建新穎的就業服務平臺。北京市在招聘會現場開設求職反詐在線課堂,結合實際案例,指導畢業生警惕防范各類求職陷阱,增強畢業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廣西南寧在校園內公開審理勞動糾紛的真實案件,庭審結束后,由仲裁員現場剖析案例,增強了青年人才的職場風險規避能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