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6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總結新時代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經驗,為做好新時代科技工作指明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上海交通大學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構筑人才高地,筑牢科技自立自強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廣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奮斗方向。”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表示,當前,上海交通大學正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不斷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讓更多科技創新人才競相涌現。學校支持優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強化一流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鼓勵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敢啃硬骨頭,全面釋放人才創新活力;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好高水平科技人才,努力為黨和人民事業源源不斷輸送科技創新后備力量,力爭形成高水平、標志性、有影響力的成果,為加快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科技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第一動力的重要交匯點。”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表示,我們將在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持續改革,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熱土,提升教學體驗與促進教育增值;在深化學科建設方面持續改革,騰籠換鳥提升能級,打開邊界跨界交叉;在科技創新發展方面持續改革,構建體系化研究的“集中區”、原始創新探索的“自由區”、產學研合作的“融合區”,為建設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非常有幸見證了國家科學技術自立自強的非凡進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給了大家莫大的鼓舞,使大家進一步深刻理解和領會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萬斌教授領銜的“基于角度調控和協同促進策略的不對稱催化方法學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他感慨地說:“作為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身上所擔負的重要責任和光榮使命。我將繼續腳踏實地、務實創新、追求卓越,在有機化學學科和相關產業領域發揮積極作用,為探索世界科技前沿和解決重大社會需求作出積極貢獻。”
勇擔時代使命,爭當科技創新排頭兵
“我們大家都很高興,團隊經過20年的努力工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結合可再生能源利用,實現清潔高效的電氣化供熱,我們熱泵行業將有更大的作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席教授王如竹激動不已。王如竹團隊緊密圍繞空氣熱能的高效利用,通過熱泵回收將其用來加熱,以供熱水、供居民采暖、供工業蒸汽,全面實現了空氣源熱泵的規模化應用,促進了行業的發展與壯大。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吳林晟所在團隊所研發的成果剛剛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參加了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吳林晟表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我們應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獻出一份力量。未來我一定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本職工作和電子學科專業特長,在前期成果基礎上繼續努力突破射頻系統設計制造核心關鍵技術和卡脖子瓶頸,為建成科技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此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激動之余也倍感壓力,獲獎不僅是對我們小兒心血管團隊幾代人不斷創新,努力奮斗工作的肯定,更是吹響了未來工作的集結號,在國家實現科技自強自立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難題要攻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院長孫錕表示,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視科技發展,重視科技人才培養,親自為科技工作者助威,這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也支持著我們在醫學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更加努力,為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邁向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的一員,深切感悟到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遠意義,我們的研究歷程也充分彰顯了國家制度優勢和創新機制的強大活力。這份殊榮不僅是對我們堅持自主創新的肯定,更是激勵我們團隊在生物醫藥領域攻克‘卡脖子’技術的號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無錫分院副院長李軍民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秉持科技報國的崇高理想,在建設醫學科技強國的偉大征程中勇攀高峰,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不懈奮斗。”
弘揚科學家精神,為科技事業凝聚力量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約翰·愛德華·霍普克羅夫特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約翰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計算機科學家,更是身邊所有人的良師益友。作為他的同事,我深受他的教育熱情和專業精神的鼓舞。在課堂之外,約翰踐行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激勵我們為計算機科學的創新與進步貢獻力量。我立志以他為楷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追求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培養更多有才華的計算機青年人才,推動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進步。”上海交通大學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計算機科學中心執行主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班項目主任郁昱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本科生張天宇是約翰·霍普克羅夫班的一名學生,他說:“約翰老先生為人謙和而又有學者風度,常常鼓勵我們將自己的興趣作為志業,這給剛入學迷茫彷徨的我以莫大的鼓舞和勇氣,讓我下定決心以約翰老先生作為榜樣,努力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生董益秀表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肯定。作為一個博士生,我體會到這場盛會不僅是對科研成果的表彰,更是對科研精神的傳承和弘揚。看到我所從事的熱泵研究領域獲獎者的突出貢獻,我深受鼓舞,他們的堅持與執著使得關鍵技術被不斷突破,先進產品先后問世,技術突破推動著整個行業進步發展,對黨和國家的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將以他們為榜樣,不斷鉆研,力求突破,追求創新,勇于探索,為國家科技進步貢獻力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任朝霞)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