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趙世振 時永琰)“這種調料叫什么名字?這都是我們家鄉的產品呀!”近日,在山東省樂陵市調味品博物館,今年中考、高考剛結束的學生來到這里參觀學習,他們面前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調料,馬雨婷同學好奇地問。
7月6-16日,樂陵市1100名學生分4批到當地調味博物館、星光糖業博物館、馬鈴薯博物館、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等7處場館參觀學習。“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家鄉的發展和變化,對家鄉更加熱愛,以后學有所成,也要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樂陵一中學生張旭暗暗立下了志愿。
“希望通過參觀體驗式學習,引導學生觀摩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游家鄉、看變化、看發展,通過了解家鄉發展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從書本走向生活、走進心靈。”樂陵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溫海東說。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學生參觀了山東省首個糖博物館——星光糖業博物館,從“星源·流轉千年”“星途·覓糖之旅”等9個方面,詳細了解糖的發展史、董事長創業史、“三三一零”循環經濟產業鏈、企業文化、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發展規劃等。“你們知道嗎?咱們樂陵產的糖,有甘蔗的甜、甜菜的甜、玉米淀粉的甜……是家鄉的甜、中國的甜、更是世界的甜。”活動后,學生潘建錕回家后和父母欣喜地說道。
樂陵是小棗之鄉。在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學生被當地出土的相關文物古跡深深吸引。“這些文物古跡資源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生產、生活風俗,體現了樂陵小棗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工作人員從紅棗起源、“棗”的字源、紅棗品種、紅棗美食制作流程等方面進行了紅棗知識文化科普。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要激發內在潛能。這次活動在學生心中埋下了一顆愛家鄉的種子,引領學生關心熱愛家鄉,致力于家鄉未來更好的發展。”溫海東說。
學生參觀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 樂陵市教體局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