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蔣穎妍 記者 劉盾)“我們要建立一種新的教育質量觀,勇敢地走向社會及更大的空間。”在2024廣州·長江教育論壇暨第二屆“促進教育與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更好結合”學術論壇現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以《協調:“更好結合”的特點分析》為題,分享了他的觀點。
謝維和認為,在新形勢下,教育與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更好結合,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而通過協調建立新的質量標準,是實現三者更好結合的一個基本特點。
“社會對高校所培養的人才有很高的訴求。”在謝維和看來,教育工作者要重視人才培養質量不高,對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夠等問題。
如何才能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呢?謝維和認為,教育真正要取得成功,需要政府、科技與經濟等社會多方的支持。“一些高校聘請了不同行業的代表,圍繞學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學改革、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討。”謝維和舉例說,學校積極主動地邀請來自政府、科技與企業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討論教育、學校和學院的建設發展問題,體現了教育與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的更好結合。
謝維和認為,讓政府與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教育發展的目標與質量問題的討論,有助于一門學科、一所學校實現高水平的發展,使人才培養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謝維和認為,教育改革發展必須把握教育質量的“外部性”特點,創建新的教育質量觀。
“我們要創建一種新的教育質量觀,要用一批新的概念、指標或標準,來評價教育的發展與辦學水平,以及人才培養的質量。”謝維和表示,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是教育、科技創新、經濟發展三者實現“更好結合”的結合點,由此實現社會影響轉化為教育影響,進而促進教育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