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住宿在校的學生來說,特別是留守學生,最缺的就是陪伴。在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一所鄉鎮學校,為了讓初中生在校能安心睡覺、吃飯和學習,校長每天都堅持陪餐、陪寢,和學生住在一棟宿舍樓,盡可能地陪在孩子們身邊。
每周日至周四晚上九點半后,谷城縣五山鎮二中校長丁勇,都會手提電筒,在男生宿舍樓內轉來轉去,不斷提醒學生們抓緊洗漱,上床睡覺。
丁勇說,學校規定,孩子們晚上就寢,陪寢老師必須不定時抽查,有時晚上10:30,有時晚上11點,有時甚至晚上12點左右還上去巡查一遍。
2022年10月底,丁勇調到五山鎮二中任校長,剛來學校,他就開創了一個先河,搬進了男生宿舍,和學生們同吃同住。
學校副校長張春蘭說:“我們以為丁校長只能值一兩天,結果兩年過去了,丁校長一直堅持陪寢,我們很受觸動,所以在陪女生宿舍的過程中,我們就更加用心,讓家長放心?!?/span>
對于為何要推行“陪寢”制度,丁勇說,學生只有睡好才能學好。剛到學校時,丁勇發現,學校老師的住宿區域不在校內,下晚自習后,學校里只有值班老師和門衛,學生就寢情況不太好,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效率。
了解到學校的特殊情況后,丁勇堅持住在校內。他在男生樓一樓宿舍,放了一張床,一個寫字臺,每周固定在學校住5天。每天,他都是6點10分起床與學生一起跑步,晚上下自習了巡查寢室,等所有學生都睡了,他還會打著手電筒對校園巡查一遍,這一堅持,就是兩年??吹搅硕⌒iL的堅持,老師和同學們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
五山鎮二中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初中,每個年級3個班,共364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就有180多名,除個別孩子走讀外,基本都在校住宿吃飯。丁勇說,自己吃住在校內,能對學生照顧得更周全一些,也更能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比如,以前老師和學生吃的飯菜是一樣的,但是吃飯地點是分開的,有自己的“小食堂”,丁勇來了后,取消了“小食堂”,要求全體老師跟學生一起就餐,學生自己給自己打飯。
政教主任楊書軼說:“以前是由食堂的工人來打飯,需要大約半個小時,自從讓學生自己打飯,10分鐘就能完成這個任務,吃飯非常迅速?!?/span>
在丁勇的示范帶動下,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了提升,先后榮獲谷城縣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谷城縣教科研示范學校等稱號。前幾年,每年都有20多名學生向縣城轉學,但從去年開始,這種現象不復存在,不僅沒有孩子往外轉學,每年還有10多名孩子轉回五山鎮二中,這對于一所農村初中來說尤其難得。(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程墨 特約通訊員 陳建波 方兵)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