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陳宣妃 黃家遠 黃弘)“第一次到觀光牧場上思政課,很鮮活,案例也通俗易懂,收獲滿滿。”近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思政課堂搬到了廣西石埠乳業“山水牧歌”數智休閑觀光牧場,帶領學生深入考察該牧場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精心打造了行走在產業鏈上的“大思政課”,讓學生收獲滿滿。
據悉,廣西石埠乳業集團的觀光牧場,是廣西第一個奶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第二批100個“廣西文化旅游打卡點”。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廣西石埠乳業集團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充分挖掘其生態循環系統、數智養殖體系、三產融合發展模式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著眼培養具有“三農”情懷、扎實專業技術知識并助力鄉村振興的復合型人才。
“哇,這里山清水秀地干凈,沒想到居然是一個養殖了數千頭奶牛的牧場!”剛進入牧場,該校學生就發出了感嘆。“我們的觀光牧場共分為牧場飼養區和牧場觀光區。其中牧場飼養生產區有現代化的牛舍、全景智能可視化擠奶大廳,牧場觀光區還設置了帳篷營地觀星科普、科技太空艙酒店、果蔬采摘以及商貿中心等系列研旅項目,將農文旅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該牧場講解員向學生詳細講解了牧場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
“只需要半圈的時間就完成了,高效方便又衛生。除了這個數字化采奶,我們還有智能設備監測,給奶牛佩戴智能項圈等設備,實時監測奶牛的健康狀況、活動量、飲食情況等信息。”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師生們來到了一個全景智能可視化擠奶大廳,邊聽講解邊觀察自動化擠奶轉盤的運作。
這堂牧場上的“大思政課”給該校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近距離感受數字農業的力量。養殖管理智能化、牧場環境智慧化調控、生產加工數字化……這些都是企業在種植、生產加工等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農業強國的建設要靠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大力支持。”參與現場授課的學生梁禮霞感慨道。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在農業領域深挖思政元素,充分利用校外“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資源,打造出更多“農味十足”又具有“壯鄉情懷”的思政金課。
學生認真聽課 黃雪萍 攝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