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好好鍛煉,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力量……”清明節前夕,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月亮湖小學少先隊員身著校服來到市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白菊、肅立默哀,鏗鏘有力的入隊誓詞回蕩在青松翠柏間。
池州是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無數革命先烈為爭取民族獨立、拯救國家危難前赴后繼,僅烈士陵園英名墻上就鐫刻了450多名為當地解放和人民幸福生活而犧牲的貴池籍烈士英名。
近年來,池州市為讓烈士陵園真正發揮紅色教育主陣地作用,創新推出“線上+線下”教育模式。
一方面,池州廣泛開展“紅色守護”行動,挖掘整理100余名烈士紅色故事,編纂《池州英烈故事匯》,開設“紅色革命故事”專欄,廣泛宣傳英烈精神。城西小學608班學生張栩馨學習了《池州英烈故事匯》后,在日記中寫道:“當我讀到那些烈士們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依然堅守信念、英勇抗爭時,我的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那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應以先烈們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池州堅持科技賦能,精心打造可線上參觀、學習的“池州烈士陵園”微信公眾號,運用VR、AR等科技手段以多角度、圖音并茂等方式呈現陵園的真實場景,讓人們足不出戶即可祭奠革命英烈。第十一中學學生、紅色講解員吳江可馨說:“以前只能去現場瞻仰烈士紀念設施和革命文物,現在通過數字化技術平臺,在課堂上就能開展教育和學習。”
據悉,“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已覆蓋該市20余所學校,超萬名師生參與。當地計劃整合紅色故事宣講、沉浸式黨課、數字化體驗等多元形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讓紅色教育煥發時代生機。(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華小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