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陳磊)近日,由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健康服務與康養學院醫學營養專業科研團隊主導的“水手食艙”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實現第五代微型船用金玉蘭菜智能種植設備成果驗收,現場收獲新鮮金玉蘭菜29.02斤,為我國遠洋船員膳食健康提供了“寧波方案”。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水手食艙”項目收獲的新鮮金玉蘭菜。學校供圖
作為省級“雙高計劃”建設高職院校,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作為科研工作的核心導向。該校整合醫學營養、健康管理等多學科資源,搭建跨領域協同創新平臺;聯合寧波市航海學會、遠洋漁業企業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營養專業主任俞錚錚副教授提出:“要把解決遠洋船員這一特殊職業人群的健康難題作為科研工作者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切口,以科技之力筑牢海上健康堡壘。”為此,該校醫學營養專業立足學科優勢,組建以張志剛老師為核心的科研團隊,深入遠洋船舶行業開展膳食營養調研。團隊在調研中發現,傳統根莖類蔬菜無法滿足船員對維生素、膳食纖維的需求,而綠葉菜因運輸、儲存和海上種植難題而難以充分補給。為此,該團隊將醫學營養理論與農業科技深度融合,篩選出占地小、產量高、富含微量元素、兼具保健功能的金玉蘭菜作為培育對象,并創新研發微型智能種植艙,攻克鹽霧腐蝕等極端環境下的種植技術瓶頸。“我們不僅要讓船員吃得上菜,更要吃上放心菜。”該團隊負責人張志剛老師表示。
“水手食艙”項目的成功,是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響應國家“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號召的生動實踐。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傳播教育中心主任林彬對該項目成果高度贊賞,作為科技工作者既能從獨特的視角另辟蹊徑解決行業技術難題,又能夠堅持不懈服務于行業和社會,這種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值得點贊。
未來,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發揮醫學營養專業特色,推動第六代立體種植艙研發,努力實現月產百斤的目標。同時,深化“課程—科研—服務”融合機制,引導學生參與項目實踐,成為兼具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健康衛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