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4月28日訊(記者 施劍松)“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工作啟動會今天在金隅興發科技園舉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于英杰說,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是實現2035年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建設目標的核心任務。北京打造高校與懷柔科學城融合發展的新樣板,要把握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重大使命,充分發揮高校資源人才優勢,激發懷柔科學城發展新動能;要深化聯合科研,開創校城融合新格局,探索校城一體科研模式;要加快成果轉化,激活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引擎”,打造高端成果交易平臺;要創新人才培養,鍛造服務國家戰略的“時代新人”,創新打造實踐育人大課堂,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要健全機制保障,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建立健全長效協作機制,強化過程督導形成工作閉環。
根據《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 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工作方案》,將啟動實施科教共融、人才共育、平臺共筑、智力共享、產業共生“五大行動”,以“地區出題、高校答題”“地區吹哨、部門報到”方式,集成北京市教育兩委和在京高校資源,全面助力懷柔科學城高質量運行發展,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創新高地。計劃到2026年底,在匯聚首都教育資源,助力懷柔發展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豐富“政產學研用”合作內涵,暢通青年大學生來懷知懷、來懷留懷、來懷興懷路徑。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郭延紅說,當前,懷柔科學城已進入“運行為主”的新階段。促進創新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勢互補、同頻共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資源精準對接和有效配置,是進一步突破懷柔科學城的關鍵所在。懷柔將圍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積極創新校地合作新模式,通過與高校戰略合作、啟動“雁棲高校創新創業聯盟”、打造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開展百名博士后懷柔行等舉措,促進懷柔科學城與在京高校資源共享、人才互動、優勢互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持續推動在京高校創新資源和人才優勢轉化為突破懷柔科學城的新動能,更好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