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瓊 通訊員 陳思洋)在江蘇省無錫市尚賢融創小學,教師王佳與機器人“小飛”的“雙師課堂”引發學生熱烈討論。通過模型搭建解析橋梁承重原理、編程測試模擬自動駕駛場景、數據分析優化城市交通方案……這場融合AI技術與跨學科思維的課程,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實踐體驗。“AI不僅是教學工具,更是教師思維升級的‘催化劑’。”王佳說,技術倒逼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型為“學習設計師”。
這樣的教學場景是無錫經開區以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態的生動縮影,人工智能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新常態。無錫經開區是教育部“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區,“中央電化教育館領航社素質課”應用試點區。近年來,該區充分借力區域科創產業優勢,讓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各個環節,探索智能時代的育人新范式。
無錫經開區以央館人工智能課程為基礎,構建了興智、拓智、優智、極智4級人工智能金字塔課程體系。通過舉辦人工智能競賽、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等實踐活動,讓每位學生在多元實踐中感受人工智能科技的魅力,領悟邏輯的力量、合作的價值以及“科技向善”的責任。
“我們從智能教育前沿理論、AI賦能因材施教、教師數據素養三大模塊入手,建立‘融合、示范、領軍’三級師資培育體系,力構‘未來式’人工智能教育樣態。”無錫經開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杜黎明介紹說,該區針對教師開展了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專題培訓、生成式AI重構教育教學培訓、“小程序智慧教學”專題培訓等專業化、項目式培訓。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實操演練,該區教師在系統掌握AI技術的同時,逐漸學會如何將其轉化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決策,讓每位教師都擁有定制教育產品的能力。
截至目前,無錫經開區已構建人工智能典型校園應用云場景超54個,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實驗室36間,認定人工智能教育重點學校13所。杜黎明表示,經開區將持續通過創新“融合育人”模式、培育“雙師型”師資、搭建“生態協同”平臺等,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全鏈條融合,助力師生成為“數智時代領航者”。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