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一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7月26日,作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025)科學智能的重要板塊,由復旦大學和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智院”)聯合主辦的星河啟智·科學智能開放合作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兩院院士、產業領軍人物等全球頂尖嘉賓以及一線青年科研技術先鋒匯聚于此。論壇上,多項創新成果發布。
由中國科學院、圖靈獎得主、諾貝爾獎得主等國際頂尖科學家共同呼吁,《全球開放科學學術合作倡議》旨在打破“數據鴻溝”,讓AI科學惠及全球每個角落。倡議提出四大核心目標:構建開源科學基礎設施和統一技術標準;啟動跨國跨學科大科學計劃;培養國際化科學人才;建立公平的價值分享機制。
由復旦大學、上智院與上海創智學院聯合研發,全球首個聚焦早期中華文明的多模態大模型在論壇上正式發布。該模型涵蓋100TB專業語料、SFT數據及評測集,首創文明時空數據跨模態智能對齊,推動“二重證據法”向文本、圖像、音頻、視頻、時空五維互證躍遷。同時,模型架構支撐中華文明AI Agent平臺,具備多步驟推理與復雜任務規劃能力,跨學科賦能教育、科研與大文化產業。
上智院聯合復旦大學、無限光年共同打造的星河啟智科學智能開放平臺(NovaInspire: Scientist-Centered AI Open Platform)是智能體原生的全鏈路科學智能開放平臺,致力于加速科學發現,為全球科學家提供覆蓋高價值科學數據、開源科學智能模型,面向科研領域的高效智算、干濕實驗閉環、多智能體推理規劃及多學科眾研的全棧基礎設施。平臺面向科學家、AI工程師及廣大開發者提供全鏈路服務,作為該平臺的首批入駐項目,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聯合上智院共同研發了國內首個深耕心血管專科的醫療大模型——觀心大模型,將復雜臨床診斷流程形式化為多智能體協作系統。
復旦大學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聯合哲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協同打造國內首個科技倫理審查智能體“一鑒”,可自動完成規則審查、風險標注,智能生成審查報告,具備權威倫理審查要點解析、規則配置等功能,支持本地部署,以確保數據安全。目前,該智能體已在復旦大學及附屬中山醫院試運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