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淼 通訊員 魏康 王園園)8月20日,半島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教育實踐基地在青島萊西市河頭店鎮正式啟動,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4個高校專家工作站同步揭牌,預計年接待人工智能實踐教育10萬人次。
在啟動儀式上,“現場見證目前國內最大的室內火箭模擬發射‘升空’,滿滿的科技感!”中國仿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清華大學長聘教授王凌直言。“基地不僅是青少年接觸前沿科技、提升科學素養的重要平臺,更是落實國家教育戰略、服務地方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半島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校長范高銘表示,通過系統化課程與沉浸式體驗相結合的方式,構建“理論學習—動手實踐—創意創新”的立體化教學體系,該基地成為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實訓教學、科創賽事、學術交流、創新成果轉化于一體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綜合平臺。
該基地設有AI+航天學習體驗區、機器人展示區與人工智能新技術成果展示區、低空飛行器實驗室等13個功能分區,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航空航天、無人機、海洋科技等前沿領域。該基地依托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頂尖高校研發資源,建立4個專家工作站,打造“實地教學+競賽強基+綜合素養”三位一體創新模式,連接教育、科技、文旅、制造業的交叉領域,帶動上下游協同,推動科技、文旅、教育等產業“跨界創新”。基地建成運營后,將匯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資源,形成教育、科技、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輻射帶動青島及周邊縣市的人工智能教育發展,助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全民科技素養提升,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人工智能教育的示范高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