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黃海杰)從“偉大的抗戰精神”到“堅定的理想信念”再到“穩固的安全防線”,廣西百色市第一小學日前開展的“開學第一課”活動,引發師生強烈反響,這也是百色市在開學第一周全市中小學生同上一節思政課的生動實踐。
據介紹,廣西百色市充分利用本土紅色資源,在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周,全市655所中小學50萬余名師生,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核心,同步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掀起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熱潮。
百色市右江區教育系統在百色市第一小學開展以“鑄魂強基守初心、立德樹人育英才”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活動,主會場與分會場聯動,打造思政大課堂,活動通過現場展示與各校分會場實時直播的方式,實現該城區6.5萬名師生同上新學期第一堂思政課。
百色市田東縣第一小學邀請田東縣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團走進校園,以“視頻+宣講+實踐”的形式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宣講團圍繞“田東遠古人類生活”“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主題進行了深入講解,并結合本地考古發現介紹了石器時代文明,組織學生親手操作仿制石器,體驗遠古人類的生產智慧。
百色市德保縣各中小學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學期教育實踐,通過國旗下講話和課堂教學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教師通過講述民族故事、分析歷史案例,并結合歌唱民族歌曲、繪制民族團結主題手抄報等互動方式,將抽象理念轉化為生動體驗,讓民族團結理念可感可知,讓“愛我中華、團結一心”的信念深植于心。
百色市樂業縣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納入全縣24所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持續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多校同步,以“小故事”傳遞“大團結”。在樂業縣民族中學的主題班會上,各班級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通過講述歷史上各民族攜手抵御外侮、共同建設家園的動人故事,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團結意識。
“我市將深刻認識黨中央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探索各學段統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路徑,努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百色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百色市正以“一體化”為紐帶,以“共同體”為目標,重點推進“四大工程”,即以“課程階梯工程”開發“紅色+民族”階梯課程體系,以“基地共建工程”整合資源搭建“課堂—社會”橋梁,以“師資共育工程”破解“學段壁壘”困境,以“數字賦能工程”推動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從而構建“全學段銜接、全資源整合、全主體參與”的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新格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