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光俊 記者 李配亮) “爸爸媽媽,今天晚上讓您們嘗嘗我的廚藝!”前不久一個周末的傍晚,云南省西疇縣雞街中學八年級學生舒明系上圍裙,熟練地淘米、切菜、炒菜……不到40分鐘,就把三道菜做好端上桌。“是在學校勞動課上學的!”舒明回答了爸爸媽媽的疑問。
在西疇縣中小學,隨處可見以“烹飪實踐”為抓手推進“五育并舉”的生動實踐場景。“洗菜要先泡5分鐘,黃葉必須摘干凈。”在雞街中學食堂,七年級學生聶澤星正帶著同學分揀青菜,他一手托著菜籃,一手仔細翻檢每片菜葉,動作嫻熟。這堂“洗菜實踐課”上,教師除了講解步驟,更引導學生理解“責任”二字?!耙郧霸诩規缀醪桓杉覄?,現在看到自己洗的菜被做成飯菜,特別有成就感?!甭櫇尚墙榻B說,“我現在每周回家都會主動幫媽媽擇菜?!?/p>
在蓮花塘中學食堂,記者看到,其切配區成了“技能實訓場”。“手指彎曲頂刀身,力度要勻,速度別急?!笔程脦煾道畎⒁淌职咽纸虒W生握刀姿勢,針對土豆絲切得“粗細不一”的問題,她還自制“厚度標尺”輔助練習。八年級(212班)的學生王欣成了“切配小能手”,他介紹說:“剛開始切的土豆絲像狼牙棒,練了一個月后終于能切得均勻,現在炒土豆絲時,同學們都搶著要我切的食材?!?/p>
每周一節的烹飪課上,西疇縣大部分學校食堂的灶臺前都熱鬧非凡。點火、熱鍋、倒油,伴隨著“滋啦”聲響,蔥姜蒜爆香的氣味彌漫開來?!胞}要少放,翻炒要快,這樣蔬菜才脆嫩?!彪u街中學教師汪金寧在灶臺間巡回指導,不時糾正學生的火候把控。2024年冬季,該校還開展“暖心家常菜”活動,學生們將學到的手藝做成姜湯、蘿卜湯,送給學校門口值守的值班人員,用勞動傳遞溫暖。
“以前總覺得做飯是家長的事,現在才知道每道菜都藏著學問。”蓮花塘中學九年級(203)班馬仁濤介紹,第一次炒菜時,因沒掌握好火候,把青椒炒成了“黑炭”。在教師和師傅的鼓勵下,他反復練習,如今不僅能做出宮保雞丁、炸薯條等,還學會了合理搭配食材。
“學校每周、每月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班級、年級組的‘烹飪大比拼’,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蔽鳟牽h第二中學校長李光輝介紹,“我們不追求每個學生都成為‘大廚’,但希望他們通過動手實踐,體會勞動的價值,學會感恩與合作,懂得責任與擔當。”
據了解,2023年以來,西疇縣各中小學將食堂變為勞動教育“第二課堂”。1—3年級以廚具認識和安全意識培養,4—9年級以理論與實踐操作為重點的烹飪課堂教學,以撿菜、洗菜、切配、烹飪全流程實踐為載體,讓學生在“鍋碗瓢盆”中掌握技能、涵養品格,用一把“小鍋鏟”撬動勞動教育“大課堂”。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