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亞榮 記者 李配亮)“無人機、籃球、管樂……學校的課后服務每天不重樣,孩子學業沒落下,笑容也更燦爛了!”云南省祿豐市龍源學校一名學生家長的話,道出了當地家庭對課后服務的真切感受。
彩云鎮小學開展葫蘆絲培訓。學校供圖
祿豐市通過系統重塑與創新實踐課后服務,實現參與學校100%覆蓋,學生參與率達99.6%。各校落實“一校一案”,有效整合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體育協會等資源,構建起科技創新、藝術體驗、體育健康、文化傳承四大類50余種社團活動體系。
一批特色課程逐步落地。城南小學投入210萬元建成楚雄州首個校內恒溫游泳館,將游泳設為“必修課”,近800名學生掌握游泳技能;金山鎮小學打造“田間+生活”雙軌勞動課堂;彩云、仁興等鄉鎮學校將民族樂器、剪紙等非遺項目融入課程。課后服務正從“全面覆蓋”向“優質特色”邁進。
保障機制持續完善。祿豐市出臺《課后服務經費管理暫行辦法》,建立“財政補助+服務性收費”雙軌模式:農村學校由財政每年投入500余萬元兜底保障;城市學校按自愿、非營利原則收費,實行“多退少不補”。各校收費方案經教育、發改部門聯合審核,經費使用推行“工作量補助+績效考核”分配模型,確保收支透明、運轉可持續。
高峰鄉中心學校開展大刀舞培訓。學校供圖
師資建設雙向發力。祿豐市構建“校內提質+校外引優”機制,在校內通過教研組建設、專項培訓將課后服務納入績效與職稱評定,激發教師積極性;在校外建立“白名單”,引入退役運動員、非遺傳承人等專業人才80余人,彌補師資短板。全市累計培訓教師1800余人次,夯實育人基礎。
“近年來,祿豐學子在國家級、省州級競賽中屢創佳績,累計獲獎超1200項,科技、藝術、體育等領域全面開花,舞龍舞獅、牛尾舞等特色項目屢見報端,成為亮眼的地方文化名片。”祿豐市教育體育局負責人介紹說,“如今,祿豐課后服務成為推動‘一校多品’‘五育并舉’的重要載體,實現從‘管好’到‘育好’的跨越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