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崔慶元)“守住!左邊補位,右邊別退太深!上半場還有最后兩分鐘,把氣勢提起來!”在河北省邯鄲市體育中心,該市第五中學足球隊教練孔磊攥著戰術板在場邊一邊快步走一邊高聲喊著。搶斷,前傳,進球!終場哨響,鎖定勝局!全場瞬間沸騰!
日前,2025邯鄲U18青少年足球挑戰賽(“鄲青超”)在邯鄲市體育中心圓滿落幕。由邯鄲市第五中學組成的復興鋼焰隊一路披荊斬棘,勇奪桂冠。
人們可能難以相信,這支隊伍從組建到站上冠軍領獎臺,僅短短3年。3年間,隊員們用晨訓的朝陽、晚練的星光鋪就成長路;教練團隊以專業指導定方向、用細致打磨筑根基,讓這支隊伍在一次次實戰中快速蝶變。
“區委、區政府始終將學生體育教育與身體素質培養擺在重要位置,專業體育館、標準足球場、室內籃球館等完善的體育設施,為我校體育項目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撐。”邯鄲市第五中學黨委書記牛相燕感慨道。也正因為該區校園足球領域的突出表現,截至目前,該區已創建25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占比高達52%。復興學子先后在全國田徑公開賽和全國小籃球、小足球精英賽中獲冠、亞、季軍等榮譽20余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2022年,該區就在全市率先出臺了《復興區構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體育強區、健康復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在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賽事品牌塑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綜合發力。
同時,作為全省體教融合標桿創建區,復興區始終以“提升師資、整合陣地、舉辦賽事”為核心思路,將體育教育深度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該區在全省率先遴選校外體育組織參與學校課后服務,23家社會體育組織成立了95個校內體育社團,引進80多名專業教練員,有效補齊校內體育師資短板;積極創建28所體育傳統特色校,建立小學至高中縱深教育集團聯盟,形成全學段“一條龍”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堅持“以賽促練”,2年來累計參加市級以上賽事63項,參與學生達2.5萬人次。
河北省首屆體教融合青少年籃球賽,復興區男、女隊雙雙獲得亞軍。2023和2024年,該區連續兩年獲邯鄲市中小學生體育節團體總分第二名,獲得中小學籃球、足球、啦啦操、太極拳等團體冠軍20余項;各項賽事均創該區歷史最好成績。
10月9日,復興區召開足球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會上,該區又正式發布《復興區足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6—2028年)》。
“奪冠是起點不是終點。”復興區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孔德峰表示,未來3年,全區將持續深化“校社協同、體教融合、多元驅動”三位一體發展機制,重點推進青訓提質、全民普及、賽事提升、隊伍鍛造、產業提升、文化賦能六大工程,全面構建復興區足球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足球高質量發展“復興樣板”。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