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瑩 通訊員 張宸語)近日,吉林省教育廳發布《吉林省人工智能賦能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及《吉林省人工智能賦能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省通過在試點區域和試點學校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人工智能賦能中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范式。長春市朝陽區等7個區域 、長春市十一高中等28 所學校成為首批試點單位。
《方案》要求,從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試點區域和試點學校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嘗試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程;從2026年秋季學期開始,試點區域和試點學校實現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基本普及。
試點單位要從賦能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教研、學校管理、師生評價、學情監測等方面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并在全學段開齊開好人工智能教育相關課程。義務教育試點學校獨立開設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的,每學年不少于6課時;與信息科技等課程融合開設的,需系統性融入人工智能教育內容,每學年不少于8課時。試點單位在課后服務或社會實踐中提供1個以上包含人工智能內容的項目,加強對中小學生人工智能社團和興趣小組的指導。
《方案》還進一步要求,試點單位應充分利用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中的人工智能教育內容和科技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展覽館等社會場所引導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知識。充分調動家庭、社區協同開展人工智能教育。積極協調當地高校、科研院所、學會協會、科技企業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展館展廳等向中小學生開放,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參觀體驗或實訓。通過積極爭取發改、財政、數據等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應當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改革的投入,瞄準制約構建教育新發展格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和難點痛點問題,在國家和地方政策框架下設置改革議題、創新工作機制、突破體制障礙、生成改革辦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