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澤武 記者 李配亮)嶄新的教學樓、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綠樹成蔭的校園環境……在云南牟定縣,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正不斷涌現。近年來,牟定縣以“立德樹人,興教惠民”為宗旨,通過優化資源布局、強化師資隊伍、深化素質教育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教育質量全面提升,讓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增強。
優化布局,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走進牟定縣左腳舞山城,總投資1.2億元、占地117畝的實驗小學令人眼前一亮。這所高起點、高品質的新建學校,是牟定縣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通過撤并46所學校,新建、改擴建37所學校。
隨著《牟定縣集中優勢資源辦學規劃實施方案》的深入推進,該縣教育質量實現穩步提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提升至97.3%,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84%。三年來,全縣累計為3000余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提供免費義務教育,教育公平的陽光灑向每個孩子。
“這場比賽不僅提升了我的教學技能,更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家精神的內涵。”在牟定縣2025年課堂教學技能競賽現場,天臺小學科學教師劉從榮感慨地說。“3天來,我和其他評委教師認真聆聽了20多位教師的說課,看到了許多亮點,大部分教師都在教學設計中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則作為一個學習的合作者出現在課堂中,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理念。”作為大賽評委的新橋小學教師溫希金說。
牟定縣通過“名師大課堂”“青藍結對”等五大培養機制,構建起多層次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目前,全縣已建立31個名師領軍工作室,組織教師研訓2.1萬人次,開展送教下鄉483場。通過系統培養,全縣縣級以上名師、骨干教師比例從2020年的21%提升至2025年的61%,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在牟定一中校史館,初三學生正在聆聽一堂特殊的團課;在茅陽二小畢昌杰烈士銅像前,學生們莊嚴宣誓,傳承紅色基因;在職業中學的教室里,激昂的紅歌回蕩校園……各學校將紅色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起“三全育人”新格局。
與此同時,素質教育在牟定綻放異彩:實驗小學的“夢想起航”藝術節、茅陽一小的“小歌手大賽”、茅陽二小的“千人葫蘆絲”演奏、天臺小學的書法教育、青少年活動中心的3D打印和無人機課程等特色項目,形成了“一校一品”的生動局面。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
“從優化資源布局到加強師資建設,從夯實教育基礎到提升內涵品質,牟定縣用實際行動書寫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時代答卷,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牟定縣教育體育局局長王鴻達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