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2022年,付費自習室已經從一、二線城市發展到了三、四線城市。這些消費者中,有努力上岸的考研人、有備考工作的求職人,也有奮筆疾書的中學生等等,他們為了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學習,形成了小縣城的一道風景線。而小縣城里付費自習室的服務亂象叢生,行業標準缺乏,付費自習室的可持續發展堪憂。
主持人語
劉占祥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付費自習室的出現不是新生事物,發展到三、四線縣城,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現象。對于一個已經存在的事物,如何建好、辦好付費自習室,政府相關部門、付費自習室經營者都需要努力。對付費自習室延伸到三、四線縣城的新聞,網絡上意見紛呈,西南交大的三名同學從不同的角度加入了這場討論。
目前已經在一、二線城市經歷了數輪激烈競爭的付費自習室,想要在縣城“站穩腳跟”談何容易。在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抓住消費者痛點,找準用戶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才是破局之道。
低門檻的創業模式,尚未健全的行業規范讓付費自習室“野蠻生長”,伴隨著競爭對手接連退場與網紅新店不斷涌入,行業呈現繁榮態勢,但這繁榮背后,許多問題不容忽視,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則是服務同質化嚴重。
在眾多看起來并無二致的自習室中,消費者到底選擇為誰買單的根本決定因素已經是“哪個離家近、價格低”這類脫離服務本質的原因。長此以往,行業競爭越來越趨向于“區位戰”“價格戰”,循環往復將自己卷入低端競爭的旋渦,丟失了對消費者本身的關注,將自習室轉租給消費者后就當起甩手掌柜,這樣,就算自習室距離再近,價格再低,也終將行之不遠。
對于經營者,如何針對消費者提供差異化、人性化的服務,才是未來的競爭之道。目前付費自習室所做的保證硬件設施只是“規定動作”,而如何細分用戶群體,跨界與多元主體合作,引入智能科技元素,整合學習資源,立足消費者需求,探索創新“自習室+”服務,迎合付費自習室發展趨勢,才是真正需要考慮的。伴隨網紅經濟的退潮,自習室的經營者也應當改變自己的“快速獲利”思維,靜下心來去思考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01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