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小平 記者 陽錫葉)近日,在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新橋河鎮七家村小學的操場上,竹竿翻飛,全校61個孩子唱著歌謠踩著節奏跳竹竿舞;在新橋河鎮南山坪小學校園里,孩子們沉浸在繪畫、機器人、葫蘆絲等社團活動中;在人民路小學新堤咀校區里,全校學生在集中匯報“藝術園地、爸媽營地、實踐天地、向陽樂園”四個維度的校本課程成果……
“鄉村小規模學校如何突破瓶頸?”“鄉村小規模學校如何辦出特色科學發展?”近年來,益陽市資陽區教育局成立了“提升小規模學校辦學品位”課題組,實施均衡發展、資源傾斜,充分放權、分層評價,以城帶鄉、集團發展,培養師資、提高待遇,社會參與、尊師重教五大策略,全力提升小規模學校辦學質量。
在資源傾斜方面,不足100人的學校按100人下達公用經費,確保全區4所50人以下的學校都能正常開支教育教學、教研教改、校舍維修等活動經費。全力改善辦學條件,在功能室、教育信息化和圖書儀器裝備、安全防范、生活衛生設施等方面都做到了基本達標。
充分放權,資陽區教育局直接將公用經費劃撥到小規模學校,小規模學校校長擁有財務自主權。新橋河鎮、張家塞鄉等試點“區管校聘”改革,教師競聘上崗,績效工資分配優績優酬,小規模學校有了人事權。
同時,擴大優質資源供給,積極探索城區優質學校和鄉村小規模薄弱學校“兩校一體四統籌”聯合辦學,由城區優質學校派出行政人員和教學骨干到鄉村小規模學校任教,師資統籌調配,教學資源統籌共享;評先評優、職稱晉級向鄉村教師傾斜,確保鄉村教師待遇高于城區教師13%。發揮鄉鎮中心學校統籌引領作用,實施“鄉村學校青年教師課改聯盟”和音體美教師走教等舉措;人大、政協、教育、鄉村振興等部門聯合舉辦“建小而優的小規模學校教育論壇”,為小規模學校發展獻計獻策。
“5年前,我們學校只剩5名學生。和人民路小學集團化辦學后,今年學校有了182名學生。幾名家長都說下學期要把第二個孩子也送到學校來讀書。”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校長夏念紅說。
資陽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輝表示,下一階段資陽區將在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規劃與投入、規范與特色、評價與考核等方面重點著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12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